[发明专利]液化天然气再冷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3232.3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7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惠勤;王以斌;常征;姚建军;丁梅峰;王文昊;郭维军;李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3/04 | 分类号: | F28B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化 天然气 冷凝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化天然气再冷凝器,主要由两端带有封头的立式外筒体、喷射板、折流板、螺旋升气叶片、稳流板、内筒体和填料组成;喷射板设于外筒体顶端封头下方靠近顶端封头的外筒体内壁上;内筒体设于外筒体底端封头上,内筒体上端固定于喷射板中心孔上,折流板、螺旋升气叶片和稳流板自上而下均设于内筒体内。本发明通过采用螺旋升气叶片、折流板和填料等多种冷凝元件,使BOG经螺旋上升流道、“之”字形流道和填料冷凝等三重冷凝,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再冷凝器的冷凝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化天然气(LNG)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液化天然气(LNG)再冷凝器。
背景技术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是LNG产业链中的终端环节,接收来自LNG船液化天然气并经储存、再气化后输送给下游用户,在接收站系统中由于泵的运转、环境漏热以及卸船时的置换效应、设备管道保冷等都会使得极低温(-162℃)下的液化天然气气化产生蒸发气(BOG)。
LNG接收站BOG回收处理工艺主要包括直接压缩外输与通过再冷凝器冷凝成LNG后加压、气化并外输,直接压缩外输工艺需要有下游配套的低压用户或低压外输管网,而国内LNG接收站的下游外输管网一般为高压管网且缺乏相关的配套产业,故全部采用再冷凝工艺处理BOG气体,国外亦常采用这一工艺。
LNG蒸发气采用再冷凝回收工艺时,再冷凝器是工艺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在整个接收站运行中起到承前启后的核心作用,其主要功能主要是为BOG与LNG提供足够的接触时间与空间促使BOG冷凝为LNG以及作为LNG高压泵的入口缓冲罐来保证高压泵的入口压力。再冷凝器的结构主要有双壳双罐以及单壳单罐两种结构,KOGAS公司的再冷凝器采用的是双壳双罐结构,内罐与外罐的顶部隔离、底部相通,中海油江苏滨海LNG接收站采用单罐单壳结构,两者都采用了填料工艺,在运行方面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控制方式的不同,双罐双壳型再冷凝器的压力控制主要靠环形空间的BOG压力进行,单罐单壳结构压力控制各工艺参数相互影响较大。
双罐双壳结构的外环形空间仅用于再冷凝器的压力控制,浪费了罐内空间,增大了占地面积,相对降低了再冷凝效率;单罐单壳结构由于所有BOG都全部经一路管线进入同一空间参与冷凝,故给控制造成较大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蒸发气再冷凝效率低、压力控制困难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化天然气再冷凝器。
本发明提供的液化天然气再冷凝器主要由两端带有封头的立式外筒体、喷射板、折流板、螺旋升气叶片、稳流板、内筒体和填料组成;喷射板设于外筒体顶端封头下方靠近顶端封头的外筒体内壁上;内筒体设于外筒体底端封头上,内筒体上端固定于喷射板中心孔上,外筒体内壁与内筒体外壁之间形成底部封闭、上部敞开的环形空间,在环形空间的上部低于内筒体上沿的位置设有填料;喷射板上方空间形成气液混合空间,填料下方的环形空间形成液相空间;折流板、螺旋升气叶片和稳流板自上而下均设于内筒体内;外筒体顶端封头中心设有LNG入口,外筒体底端封头中心设有与内筒体相通的BOG入口,环形空间底部外筒体筒壁上设有LNG出口。
所述的喷射板为布满喷射圆孔的圆板,喷射圆孔呈同心圆布置,每一圆圈上的喷射圆孔等圆周角度布置,相邻的圆圈之间间隔5~10倍的喷射圆孔直径,同心圆圈应大于4圈,以在喷射板下方形成均匀喷射效果。喷射板中心位置设有喷射板中心孔,用于安装固定内筒体。
所述的填料由填料底板与填料顶板支撑和固定,填料底板与填料顶板结构相同,均为圆环形板,圆环形板的环状板面上均匀设有圆形开孔,圆形开孔呈正三角形布置,充满整个圆环形板的环状板面。填料底板与填料顶板套装于内筒体外壁上,填料填充于填料底板与填料顶板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填料底板与填料顶板的开孔率应尽可能大,防止造成汽液混合物的通行受阻;填料底板用来支撑填料,开孔大小要小于所采用的填料尺寸,不能造成填料泄露,填料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鲍尔环、拉西环或者规整填料皆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32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活性棉的空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热泵系统以及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