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豆种子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3955.3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6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崔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芳芳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306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豆 种子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豆种子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种子、肥料、农药、土壤、气候等农业生产的要素中,种子是决定收成的最核心的因素。优质的良种必须要通过选育、生产、加工处理、包装等环节的流程管理来实现良种的改造。绿豆种子属于常规选育的品种,它优秀的品质基本上不来自于杂交繁育程序,而是来源于后天对该种子的处理。
现有技术缺乏专门针对绿豆种子的处理方法,从而使得种子的发芽率低,种子出苗时间长,而且出苗时间参差不齐,绿豆苗长势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豆种子的处理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绿豆种子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种子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中搅拌15-20min,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的转速为300-400r/min;
(2)将步骤(1)处理后的表面略开裂的种子浸泡在处理液中浸泡24-36h,所述处理液是硝酸钾、赤霉素、吲哚乙酸、渗透剂按照质量分数比为1:(2-4):(1-3):(1-5)配制而成;
(3)经步骤(2)浸泡处理的种子用清水洗净备用;
(4)将步骤(3)处理后的种子用湿毛巾包裹后放入恒温箱,控制温度为18-25℃,催芽10-15h后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等离子种子处理机采用的是太空机5DL-2型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液是硝酸钾、赤霉素、吲哚乙酸、渗透剂按照质量分数比为1:3:2:4配制而成。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豆种子的处理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化学浸泡法处理绿豆种子,绿豆种子3-4天即发芽,15-20天出齐苗,且一次性出苗率达到85%以上,本发明的种子处理方法简单方便,有利于种子出苗,对绿豆苗的生长及绿豆的成熟具有重要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一种绿豆种子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种子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中搅拌158min,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的转速为350r/min;
(2)将步骤(1)处理后的表面略开裂的种子浸泡在处理液中浸泡30h,所述处理液是硝酸钾、赤霉素、吲哚乙酸、渗透剂按照质量分数比为1:3:2:4配制而成;
(3)经步骤(2)浸泡处理的种子用清水洗净备用;
(4)将步骤(3)处理后的种子用湿毛巾包裹后放入恒温箱,控制温度为18-25℃,催芽10-15h后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等离子种子处理机采用的是太空机5DL-2型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
实施例2
一种绿豆种子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种子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中搅拌15min,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的转速为300r/min;
(2)将步骤(1)处理后的表面略开裂的种子浸泡在处理液中浸泡24h,所述处理液是硝酸钾、赤霉素、吲哚乙酸、渗透剂按照质量分数比为1:2:1:1配制而成;
(3)经步骤(2)浸泡处理的种子用清水洗净备用;
(4)将步骤(3)处理后的种子用湿毛巾包裹后放入恒温箱,控制温度为18-25℃,催芽10-15h后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等离子种子处理机采用的是太空机5DL-2型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
实施例3
一种绿豆种子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种子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中搅拌20min,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的转速为400r/min;
(2)将步骤(1)处理后的表面略开裂的种子浸泡在处理液中浸泡36h,所述处理液是硝酸钾、赤霉素、吲哚乙酸、渗透剂按照质量分数比为1:4:3:5配制而成;
(3)经步骤(2)浸泡处理的种子用清水洗净备用;
(4)将步骤(3)处理后的种子用湿毛巾包裹后放入恒温箱,控制温度为18-25℃,催芽10-15h后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等离子种子处理机采用的是太空机5DL-2型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芳芳,未经崔芳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39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