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车式断路器的机械联锁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4240.X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8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童炜;黄金龙;秦善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重工(中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1/133 | 分类号: | H02B11/133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车 断路器 机械 联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的联锁机构,具体为一种手车式断路器的机械联锁机构。
背景技术
手车式断路器联锁机构是用于高/低压开关柜断路器试验、检修、送电时与手车推进退出同步限制断路器合闸和分闸的一种装置,可分为电气联锁机构和机械联锁机构两种。其中,电气联锁机构比较容易实现、灵活简单,互锁的两个装置可在不同位置安装,但可靠性较差;而机械联锁机构相对于电气联锁机构可靠性较高,但结构比较复杂。
现有的手车式断路器机械联锁机构,其构件通常通过各自架体安装在手车上。架体焊接在手车上,焊接工序复杂、成本高;组成联锁机构的零部件多,零部件加工、组装及检修复杂繁琐;传递部位多,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卡滞现象,造成联锁不可靠,给电网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整体性好、安全性高、联锁可靠的手车式断路器的机械联锁机构。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车式断路器的机械联锁机构,包括位于手车式断路器底盘车限位孔一侧的联锁部件,以及空间垂直于联锁部件的控制部件;
联锁部件自下而上由滑动件、固定件、锁定件三层叠置构成,滑动件沿固定件长度方向与其滑动连接,固定件A端与锁定件A端以轴销连接,固定件B端沿其宽度方向设有滑动槽一,滑动件B端设有与其长度方向呈顺时针α锐角的滑动槽二,锁定件B端、滑动槽一、滑动槽二以轴销连接,锁定件B端设有与限位孔相对的插块一,滑动件A端设有与其长度方向呈逆时针β锐角的滑动槽三;
控制部件包括壳体、导向体,导向体固定,壳体相对于导向体滑动连接,壳体上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与滑动槽三以轴销连接。
控制部件的壳体空间垂直滑动,推动联锁部件的滑动件左右水平滑动,带动锁定件沿其自身宽度方向滑动,控制插块一进出手车式断路器底盘车限位孔,从而实现对手车式断路器联锁。
进一步的,固定件B端外侧面沿其宽度方向设有滑动槽四,且滑动槽四开设的长度大于等于滑动槽一开设的长度;锁定件B端设有插块二,插块二插入滑动槽四并在滑动槽四内滑动。以固定件A端与锁定件A端的连接点作为支撑点,锁定件沿其宽度方向滑动,锁定件B端的插块二插入滑动槽四,以使锁定件滑动稳定,防止出现卡滞现象。
进一步的,固定件与限位孔所在面之间设有挡板。挡板对手车式断路器底盘车及联锁部件起隔离作用,防止手车式断路器底盘车偏离轨道,导致联锁部件出现误操作。
进一步的,α锐角大小与滑动槽一的长度大小成反比,β锐角大小与滑动槽一及滑动槽二的长度大小成反比。根据滑动槽一及滑动槽二的长度大小,设定α锐角及β锐角的大小,以保证联动的速度及可靠性。
进一步的,滑动槽一的长度大于等于插块一的宽度,以保证插块一能完全进出手车式断路器底盘车限位孔。
进一步的,壳体内壁面设有连接件,壳体外侧面与连接件外侧面对应位置设有轴孔,连接件上表面设有导杆,导杆外表面套设弹性元件,导杆与弹性元件共同穿过壳体上表面,与连接件上表面固定连接。设置导杆并在导杆外表面套设弹性元件,对控制部件的壳体起滑动导向及自动复位的作用。
进一步的,壳体外侧面设有压板,以便于控制壳体空间垂直滑动。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相对于电气联锁机构,机械联锁机构可靠性更高;
2、相对于现有机械联锁机构,组成零部件少,主要包括两个部件,且部件不需要安装在手车式断路器底盘车上,便于组装及检修;传递部位少,不易出现卡滞现象,联动速度快、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联锁部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控制部件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一种手车式断路器的机械联锁机构,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位于手车式断路器底盘车限位孔1一侧的联锁部件2,以及空间垂直于联锁部件2的控制部件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重工(中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现代重工(中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42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发电电动机机压设备布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配电用便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