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冷却管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4259.4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8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聂军;黄英;汤宝光;刘松涛;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3/28;C08L77/10;C08K13/04;C08K7/06;C08K3/26;C08K3/22;C08K3/04;C08K5/14;C08K5/3415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王子跃 |
地址: | 26642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冷却管 橡胶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用于汽车冷却管的橡胶组合物,按重量分数计包括如下成分:10‑30份氯化聚乙烯橡胶;70‑90份乙烯丙烯酸酯橡胶;5‑10份热稳定剂;2份防老剂;12份增塑剂;5‑10份耐热剂;2‑8份抗撕裂剂;100‑120份炭黑;6‑9份过氧化物交联剂;2份助交联剂;1份内脱模剂。本发明以AEM橡胶为主体材料并用CM橡胶,通过不同橡胶性能的优势互补和填充体系的优化,制造乙烯丙烯酸酯橡胶与氯化聚乙烯橡胶并用的组合物,提高AEM橡胶的门尼粘度,改善AEM的挤出工艺性能和高温撕裂性能,添加的热稳定剂、耐热剂、反应性耐抽出防老剂MC、抗撕裂剂,赋予该组合物与AEM橡胶相同的耐温性,但挤出工艺和高温撕裂性得以改善,材料成本得到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冷却管的橡胶组合物以及这种橡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箱和发动机机油冷却器橡胶软管,工作温度高,其材料一般使用单一的氯化聚乙烯橡胶(CM橡胶)或单一的乙烯丙烯酸酯橡胶(AEM橡胶)。CM橡胶,价格非常低廉,具有优良的耐候性、耐臭氧、耐化学药品及耐老化性能,具有良好的耐油性、阻燃性及着色性能,与其它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在-40℃~150℃下正常使用,但其耐全合成和半合成润滑油性能不好,用于油冷管时使用寿命短。AEM橡胶具有优异的长期耐高温性,并对汽车传动油及发动机油等油品具有良好的耐油性,特别是对于全合成和半合成润滑油,同时它也有良好的低温柔性和耐压缩形变,其安全使用温度范围为-40℃~+150℃。但AEM橡胶价格较高,高温粘度低,易在挤出过程中黏在挤出机内壁长时间滞留导致挤出熟胶,同时挤出的管坯挺性差,在编织时管坯易粘连变形导致管坯出现缺块的缺陷。另外AEM橡胶有一个缺点,就是高温下的强度低,撕裂性差,产品在高温性容易撕裂,用于汽车油冷管时,易发生高温爆破失效。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冷却管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橡胶组合物具有高温撕裂性好、耐全合成和半合成润滑油性能好、工作寿命长且成本低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用于汽车冷却管的橡胶组合物,按重量分数计包括如下成分:
优选的是:所述的氯化聚乙烯橡胶中氯含量为30-35%。
优选的是:所述的乙烯丙烯酸酯橡胶牌号为Vamac DP;所述的热稳定剂为镁铝水滑石。
优选的是:所述的防老剂为防老剂MC(中文名称:N-4(苯胺基苯基)马来酰亚胺)。
优选的是:所述的增塑剂为TOTM、TP-759或RS-735。
优选的是:所述的耐热剂为氧化铈和碳酸锂。
优选的是:所述的抗撕裂剂为芳纶短纤维微粉。
优选的是:所述的炭黑为N660、N990;所述的助交联剂为HVA-2(中文名称: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
优选的是:所述的过氧化物交联剂为Perkadox 14-40B(中文名称:1,4-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己烷);所述的内脱模剂为防粘辊剂SRP66。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橡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氯化聚乙烯橡胶、乙烯丙烯酸酯橡胶、抗撕裂剂、热稳定剂、防老剂、1/2的炭黑投入密炼机中进行加压混炼,当温度达到115-120℃时,将混合好的胶料排到开炼机上下片,停放16-24h后待用;
(2)将步骤1中氯化聚乙烯橡胶和乙烯丙烯酸酯橡胶的混合物、剩余的1/2炭黑、增塑剂一起投入密炼机进行混炼,温度升至90℃时加入助交联剂及过氧化物交联剂继续混炼,当温度达到105-110℃时,将混合好的胶料排到开炼机上返胶混炼2-3分钟,然后在压片机上压成适合加工的胶条,停放待用,得到用于汽车冷却管的橡胶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42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