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穿戴设备交互方法及其交互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4592.5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9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戴冠锋;薛二科;李薇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点点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M19/04;H04B1/3827;G06F1/16;G06F3/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互联网 智能 穿戴 设备 交互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穿戴设备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至少一个用户穿戴上智能穿戴设备,智能穿戴设备通过自带的接收模块接收移动终端发来的信号;(2)智能穿戴设备通过自带的识别模块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识别后发出不同频率的振动,让穿戴者能够有真实的触觉上的体验。本发明还公开了交互系统。本发明用户之间可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实现更真切的信息交互与远程互动,使信息交互不仅仅停留在屏幕的文字或表情上,而是通过振动、触摸、抚摸等触感方式体现出来,实现更真切的信息交互,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穿戴设备交互方法及其交互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手表、手环、眼镜、服饰等。穿戴式智能设备拥有多年的发展历史,思想和雏形在20世纪60年代即已出现,而具备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形态的设备则于70-80年代出现。
穿戴式智能设备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人的智能化延伸,通过这些设备,人可以更好的感知外部与自身的信息,能够在计算机、网络甚至其它人的辅助下更为高效率的处理信息,能够实现更为无缝的交流。应用领域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自我量化与体外进化。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人们希望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越来越便捷、及多样化。
同时,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app进行交互信息时,用户只能看到信息,而无法真实感受体验到信息所体现的真实感觉,使信息交互一直停留在屏幕上文字或表情上,无法更真切的进行信息交互,交互方式十分单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穿戴设备交互方法及其交互系统,用户之间可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实现更真切的信息交互与远程互动,使信息交互不仅仅停留在屏幕的文字或表情上,而是通过振动、触摸、抚摸等触感方式体现出来,实现更真切的信息交互,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穿戴设备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至少一个用户穿戴上智能穿戴设备,智能穿戴设备通过自带的接收模块接收移动终端发来的信号;
(2)智能穿戴设备通过自带的识别模块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识别后发出不同频率的振动,让穿戴者能够有真实的触觉上的体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1)中,至少有两个用户穿戴上智能穿戴设备;在所述步骤(2)中,智能穿戴设备对接收到的信号识别后发出相对应的振动让用户体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1')本地用户穿戴上本地智能穿戴设备,且本地智能穿戴设备通过接收模块接收远程移动终端app发出的语言或者表情;远程用户穿戴上远程智能穿戴设备,且远程智能穿戴设备通过接收模块接收本地移动终端app发出的语言或者表情;
(2')本地智能穿戴设备通过自带的识别模块对接收到的语言或者表情进行识别,然后发出不同频率的振动,让本地用户能够有真实的触觉上的体验;远程智能穿戴设备通过自带的识别模块对接收到的语言或者表情进行识别,然后发出不同频率的振动,让远程用户能够有真实的触觉上的体验。
实施上述交互方法的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智能穿戴设备、及与智能穿戴设备相对应的移动终端,在智能穿戴设备上分别安装有接收模块、振动模块与识别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振动模块为振动马达。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远程智能穿戴设备与本地智能穿戴设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点点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点点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45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