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气缸发动机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4781.2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9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秋叶真吾;清水良行;仁科宏健;三上博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斯巴鲁 |
主分类号: | F01P3/02 | 分类号: | F01P3/02;F01P7/14;F01P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王娟;郑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多气缸发动机 排气 吸气 冷却水路 冷却装置 冷却水 气缸盖 独立形成 发动机循环 冷却水流向 排气管 切换阀 热平衡 吸气管 延伸 流路 路排 | ||
1.一种多气缸发动机冷却装置,其向发动机循环冷却水而进行冷却,所述发动机具有基于多个气缸的配置而连接了多组吸气管及排气管的气缸盖,所述多气缸发动机冷却装置包括:
排气侧冷却路,其以在所述气缸盖的排列有多个排气管的排气侧延伸的方式独立形成;
吸气侧冷却路,其以在所述气缸盖的排列有多个吸气管的吸气侧延伸的方式独立形成;
第一下游侧冷却水路,其使经过所述排气侧冷却路之后的冷却水为了循环而流过;
第二下游侧冷却水路,其使从所述排气侧冷却路进一步经过所述吸气侧冷却路之后的冷却水流向所述第一下游侧冷却水路的途中;以及
切换阀,其使从所述排气侧冷却路排出的冷却水的流路在所述吸气侧冷却路与所述第一下游侧冷却水路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气缸发动机冷却装置,其中,
所述多气缸发动机冷却装置具有设置于所述第一下游侧冷却水路的热回收器,
所述第二下游侧冷却水路以将所述热回收器旁路的方式,在比所述热回收器更靠下游侧连接于第一下游侧冷却水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气缸发动机冷却装置,其中,
所述多气缸发动机冷却装置具有控制所述冷却水的循环的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在发动机刚刚启动后切换切换阀,以使从所述排气侧冷却路排出的冷却水流向所述吸气侧冷却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气缸发动机冷却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发动机刚刚启动后的冷态时需要热交换的情况下,为了将从所述排气侧冷却路排出的冷却水提供至所述热回收器,而切换切换阀以使冷却水流向所述第一下游侧冷却水路。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气缸发动机冷却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发动机的高负荷时切换切换阀,以使从所述排气侧冷却路排出的冷却水流向所述第一下游侧冷却水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气缸发动机冷却装置,其中,
在所述切换阀处连接有所述排气侧冷却路、所述吸气侧冷却路、及所述第一下游侧冷却水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斯巴鲁,未经株式会社斯巴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47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气管
- 下一篇:一种高效一体式汽车散热器总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