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二氧化碳储集材料合成聚氨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5975.4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9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斌;赵龙;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71/04 | 分类号: | C08G7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51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二氧化碳 集材 合成 聚氨酯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二氧化碳储集材料(CO2SM,专利申请号ZL201410578343.6)合成聚氨酯的方法。该方法以CO2SM为原料,加入脱水剂,在特定的条件下可高效的合成聚氨酯。反应产物经醚类有机溶剂溶解、过滤、浓缩、层析分离提纯后即可制得聚氨酯。乙二醇类多元醇制备的CO2SM均能作为该反应的原料,过程具有方法简单、操作步骤少、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廉等优势,对于二氧化碳的高值化利用技术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将温室气体CO2快速捕集后的产物二氧化碳储集材料(CO2SM)(ZL20140578343.6)在脱水剂作用下制备高纯度聚氨酯的方法。属于环境保护和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热点问题,CO2因具有温室效应被普遍认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减少CO2排放,降低大气中CO2浓度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在前期专利(专利申请号 ZL201410578343.6)中,CO2已被高效地固定为一种新型的固态CO2SM,如何将其高值化利用成为本专利的重点。将CO2作为间接原料大规模的合成市场紧缺的化学品是一种有商业应用前景、能够快速降低CO2排放量的方法,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CO2化学利用和资源化的技术之一。
聚氨酯作为本世纪应用最为广泛的合成材料之一,已经被大量应用于轻工、化工、电子、纺织、医疗、建筑、建材、汽车、国防、航天、航空等领域。我国市场对聚氨酯的需求量巨大,占全球需求量的五分之二左右。当前的聚氨酯产品主要是在150~200℃,2~5MPa的条件下,以异氰酸酯和多元醇为原料,MgO 或者MgO-ZnO为催化剂,反应8~24h生成预聚物,然后加入扩链剂与预聚物反应生成聚氨酯产品。其中易挥发性的异氰酸酯会以游离状态存在于预聚物中,危害人体健康;而不易挥发的异氰酸酯成本较为昂贵,给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以CO2为原料制备聚氨酯的过程常涉及到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加入,给该过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成本。
为此,本专利在常压,无催化剂的条件下,以CO2SM和脱水剂为原料合成了高纯度的聚氨酯,该过程实现了CO2的间接化学利用和高纯度聚氨酯的有效合成,这对我国CO2的化学利用和聚氨酯合成技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CO2作为间接原料,通过CO2SM和脱水剂的反应制备高纯度聚氨酯的方法。
本发明的原料优先选择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丁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聚乙二醇100、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3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等不同聚合度的聚乙二醇制备的CO2SM。
本发明所选用的脱水剂为分子筛、五氧化二磷、无水氯化钙、二异丙基碳二亚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等。
本发明利用CO2SM制备高纯度聚氨酯的方法,对工艺条件没有严格的限制,但优先采用密闭装置,常压、60~120℃、3~12h的反应条件对聚氨酯进行高效制备。
本发明制备聚氨酯的基本原理说明如下:
本发明中,A代表分子筛、五氧化二磷、无水氯化钙、二异丙基碳二亚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1-(3- 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59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