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煅烧高纯金属的回转炉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6293.5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0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文;周保成;胡途;彭金辉;郭胜惠;邵娅敏;郑明春;李鑫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B7/08 | 分类号: | F27B7/08;F27B7/10;F27B7/34;F27B7/26;F27B7/32;F27B7/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煅烧 高纯 金属 回转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煅烧高纯金属的回转炉,属于微波加热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纯金属一般指纯度倾盆>4N的金属,主要用于电子化工材料和特殊合金材料,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计算机等电子电器制品市场的迅速扩展,高纯金属的市场需要量不断增长,各种金属已作为高新技术的战略物资,高纯、超高纯金属的制备、特性及应用在现代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属于新型的不断增长的领域。
微波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加热方法,可以通过在物料内部的能量耗散选择性加热物料,具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缩短反应时间等常规加热无法比拟的优点。碳化硅被用作微波加热设备的助热炉具材料,碳化硅化学性能稳定、导热系数高、热膨胀系数小、耐磨性能好,具有优异的高温机械力学性能和耐高温等性能,是一种典型的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具有较高的介电损耗系数,在低温下即可有效的吸收微波而加热;碳化硅还是一种高级耐火材料,在还原气氛下,其使用温度可达2000℃以上,在氧化气氛中,在室温至1300℃的温度范围内,其理化性质也相当稳定。
高纯金属的制备要保证炉料受热均匀、清洁性和可控制炉内气氛,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波煅烧高纯金属的回转炉。本发明就是针对目前对高纯金属制备炉料清洁性和控制炉内气氛存在的不足,设计出该微波煅烧高纯金属的回转炉。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微波煅烧高纯金属的回转炉,包括五面腔体、微波发射装置、碳化硅辅助加热炉套、耐高温不锈钢炉体、螺旋进料装置、螺旋出料装置、不锈钢高温管、电动机Ⅰ、动力系统和大齿轮;
所述五面腔体周围均匀设有微波发射装置,五面腔体内部设有穿过五面腔体横置的不锈钢高温管,不锈钢高温管一端设有螺旋进料装置,另一端设有螺旋出料装置,不锈钢高温管中间位置设有耐高温不锈钢炉体,耐高温不锈钢炉体位于五面腔体内部且耐高温不锈钢炉体周围设有碳化硅辅助加热炉套,螺旋进料装置、螺旋出料装置均分别与电动机Ⅰ连接,不锈钢高温管位于五面腔体外部两侧分别对称设有固定的大齿轮,大齿轮通过底部的动力系统提供动力转动。
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电动机Ⅱ、小齿轮、传动轴和固定架,电动机Ⅱ连接传动轴,传动轴上对称设有小齿轮,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电动机Ⅱ、传动轴上设有用于支撑的固定架。
所述动力系统底部设有支撑架,位于螺旋进料装置这侧的支撑架底部设有升降千斤顶。
所述支撑架通过水冷轴承座支撑不锈钢高温管。
所述螺旋进料装置端部上端设有进料口。
所述螺旋出料装置底部设有出料口。
所述五面腔体两侧设有动静抑制微波泄露装置,动静抑制微波泄露装置为现有的结构。
所述碳化硅辅助加热炉套分为两个半圆,两个半圆卡嵌在一起,防止炉体过度膨胀造成炉套损坏。
该微波煅烧高纯金属的回转炉的工作原理为:
(1)首先通过螺旋进料装置进料口将物料加入到不锈钢高温管中,然后物料在电动机Ⅰ带动下通过螺旋进料装置到达耐高温不锈钢炉体,此时,打开微波发射装置,在微波发射装置的微波发射下碳化硅辅助加热炉套加热通过传热使耐高温不锈钢炉体升温,并使炉内温度升温均匀,加热物料;
(2)打开电动机Ⅱ,在电动机Ⅱ带动下传动轴进行转动,然后带动小齿轮,小齿轮通过齿轮啮合带动大齿轮转动,大齿轮带动不锈钢高温管转动,使高温不锈钢炉体内的物料加热均匀;
(3)物料加热完成后,通过升降千斤顶将支撑架的进料端升高,然后加热完成后的物料通过重力滑落到螺旋出料装置中,在电动机的带动下螺旋出料,从出料口中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炉体采用不锈钢耐高温材料,材料清洁易清理,可有效防止炉料被污染,实现高纯金属煅烧的目的;
(2)该装置密闭性好,使用抑制体对炉体进行隔热和防止微波扩散,可达到控制气氛的效果;
(3)炉体转动,可均匀分散所加入物料,防止物料停留在炉体底部,导致物料受热不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炉体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五面腔体装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碳化硅辅助加热炉套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62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筒式陶粒回转筒
- 下一篇: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