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化传热管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56794.3 申请日: 2017-10-27
公开(公告)号: CN109724447B 公开(公告)日: 2021-02-05
发明(设计)人: 杨士芳;刘俊杰;张利军;申东发;周丛;杨沙沙;杜志国;张永刚;郭敬杭;李晓锋;张兆斌;王国清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主分类号: F28F1/40 分类号: F28F1/40;F28F1/00;F28F13/00;F28F13/06;F28F19/00;F28F21/04;F28F21/08
代理公司: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代理人: 王崇;李婉婉
地址: 100728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强化 传热
【说明书】:

发明涉及流体传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强化传热管,所述强化传热管(1)包括具有供流体进入的进口(100)和供所述流体流出的出口(101)的呈管状的管体(10),其中,所述管体(10)的内壁设置有扭曲片,并且所述管体(1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隔热层(14)。该强化传热管能够降低自身的热应力,从而提高了强化传热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传热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强化传热管。

背景技术

强化传热管是指能够实现强化管内外流体传热的传热元件,即在单位时间内使单位传热面积传递尽可能多的热量。强化传热管被应用于众多行业如热力发电、石油化工、食品、制药、轻工、冶金、船舶等。以裂解炉为例,裂解炉是石油化工中的重要设备,强化传热管便在裂解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强化传热的方式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其中,主动的方式需要外力,主要包括机械、表面振动、流体振动、电磁场以及抽吸等方法。由于主动强化传热方式的机理相对复杂,所需投资相对巨大,因此工业应用并不广泛。而被动的方式不需要外力,主要包括扩展表面、表面处理和管内插入物等不同类型的强化传热技术,具体的方式包括增大传热面积,增大平均温度差,增加总的传热系数。其中,增大传热面积主要是通过翅化面、异形面、多空物质结构以及采用小直径热交换管等实现;增大温差则主要通过改变换热流体的温度条件和流动形式来实现;增大流体的总传热系数主要通过提高流体速度,增强流体的扰动,以及及时清理结垢面等方法来实现。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在强化传热管的内壁上设置内肋等方式进行强化传热,内肋的增加不仅增加了强化传热管的表面积,还能增加管内的湍动动能。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性能较好的强化传热元件是扭曲片,扭曲片通常设置在强化传热管的中间,利用流体自身的旋转,使流体的边界层变薄,从而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尽管具有扭曲片的强化传热管拥有较好的强化传热效果,但是由于扭曲片是通过焊接方式与强化传热管的管壁连接在一起的,因此经常会发生扭曲片与强化传热管的管壁裂开的情况。尤其是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加之处于超高温的环境中,更加容易导致扭曲片与强化传热管的管壁发生开裂的现象,从而缩短了强化传热管的使用寿命。

因此,在保证强化传热管的传热效果的同时,还需降低强化传热管的热应力以提高强化传热管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强化传热管的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强化传热管,该强化传热管能够降低自身的热应力,从而提高了强化传热管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强化传热管,所述强化传热管包括具有供流体进入的进口和供所述流体流出的出口的呈管状的管体,其中,所述管体的内壁设置有扭曲片,并且所述管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隔热层。

优选地,所述隔热层包括设置于所述管体的外表面上的金属合金层和位于所述金属合金层上的陶瓷层。

优选地,所述隔热层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合金层和所述陶瓷层之间的氧化层。

优选地,所述氧化层的厚度为3-5μm;和/或所述氧化层由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钛或者由氧化铝、氧化硅和氧化钛中的任意两种以上的材料混合后得到的混合材料制备形成。

优选地,所述金属合金层的厚度为50-100μm;和/或所述金属合金层由包括M、Cr、Al和Y的金属合金材料制备形成,其中,M选自Fe、Ni、Co和Al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在所述金属合金材料中:Al的重量分数为5-12%,Y的重量分数为0.5-0.8%,Cr的重量分数为25-35%。

优选地,所述金属合金层由金属合金材料和添加材料混合后制备形成,其中,所述金属合金材料包括M、Cr、Al和Y,其中,M选自Fe、Ni、Co和Al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添加材料选自Si、Ti、Co或Al2O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67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