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排气装置及具有充排气装置的洗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9886.7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1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陈桂鹏;秦文婧;张杰;陈静蕊;夏文建;杨成春;谢杰;王芳东;徐昌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8B9/087 | 分类号: | B08B9/087;B08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马永芬 |
地址: | 3302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装置 具有 洗瓶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排气装置及具有充排气装置的洗瓶器,其中,包括:壳体,内部设置有封闭气腔,壳体中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内侧均设置有电磁铁;磁性部件,底端可相对运动地固定在壳体的第三侧壁内侧,顶端固定有与壳体的第四侧壁对应设置的挡板,磁性部件将封闭气腔分隔成第一气腔与第二气腔两部分;第一气门,与第一气腔相连,并设置有第一换向阀;第二气门,与第二气腔相连,并设置有第二换向阀;第三换向阀,设置于第四侧壁与挡板之间的平行通道内,并连通第一气腔与第二气腔。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对被充排气物的充气或者排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进行充气,自然收缩进行排气,效率低的问题,充排气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充排气装置及具有充排气装置的洗瓶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或者实验室等环境中,会接触到不同类型、形状的容器瓶,由于容器瓶大都瓶口小,瓶身大,而且瓶身的形状多种多样,因此,采用传统的人工手持毛刷的方式,容易导致容器瓶的瓶身清洗不干净,影响后续使用,或者,需要大量的清洗时间,效率低下,因而,充气式洗瓶器应运而生。但是,当处于实验室等容器瓶数量较多的环境时,人工清洗的时间仍然较长,容易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3140390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调式电动洗瓶器,包括:包括电动部分、充气部分和洗涤部分,所述电动部分由电源和电机构成,电源和电机之间为镂空结构;所述充气部分为一个能够自动恢复的橡胶充气囊;所述洗涤部分为一个软橡胶囊(洗涤囊),洗涤囊上附有毛刷,洗涤囊上部穿在空心电枢轴上,空心电枢轴上部有一单向进气阀和一排气孔,空心电枢轴下部有一单向出气阀,并也有一排气孔。但是,该技术方案中电动洗瓶器的软橡胶囊(洗涤囊)的充气过程,仍然需要通过人工挤压橡胶充气囊实现,而软橡胶囊(洗涤囊)的排气过程则主要通过软橡胶囊(洗涤囊)本身的自然收缩实现,充排气效率较低。
因此,如何提高现有技术中容器瓶清洗装置的充排气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容器瓶清洗装置使用人工充排气装置,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此,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排气装置,包括:壳体,内部设置有封闭气腔,壳体中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内侧均设置有电磁铁;磁性部件,底端可相对运动地固定在壳体的第三侧壁内侧,顶端固定有与壳体的第四侧壁对应设置的挡板,磁性部件将封闭气腔分隔成第一气腔与第二气腔两部分;第一气门,与第一气腔相连,并设置有第一换向阀;第二气门,与第二气腔相连,并设置有第二换向阀;第三换向阀,设置于第四侧壁与挡板之间的平行通道内,并连通第一气腔与第二气腔。
可选地,第一换向阀为由两个换向阀组成的多路阀,第三换向阀为关断阀与换向阀组成的多路阀。
可选地,磁性部件的底端可转动地固定在第三侧壁内侧,挡板根据磁性部件顶端的运动轨迹设置。
可选地,第三侧壁内侧设有凹槽,磁性部件设置于凹槽内,并可在凹槽内往返移动,挡板根据磁性部件顶端的运动轨迹设置。
可选地,挡板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磁性部件顶端的运动轨迹的长度,以使第一气腔与第二气腔在磁性部件运动过程中仍只通过第三换向阀相连。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充排气装置的洗瓶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充排气装置、电源模块、电动机和清洗模块,充排气装置与电动机的输出端相连接,电动机用于带动充排气装置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98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链条炉给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靶向式CO为控制变量的加热炉燃烧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