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盘式轴向磁通电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0629.5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9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康;张雁欣;赵韩;孙浩;甄圣超;郭俊;陈盼盼;李传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6/02 | 分类号: | H02K16/02;H02K1/14;H02K1/27;H02K1/06;H02K3/28;H02K21/24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向 通电 动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式轴向磁通电动机,包括环状的机壳、定子、第一转子、第二转子和转轴;改进在于:定子为无磁轭的分段结构,由十二个以上偶数的定子单元组成;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结构相同,均为改进的双层海尔贝克结构;十二个以上偶数的定子单元分别与六组以上偶数的第一永磁体、六组以上偶数的第二永磁体一一对应;轴向对应的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极性相反,即第一永磁体为N极时,与之轴向对应的第二永磁体为S极,反之亦然;磁通方向为轴向;以额定功率计算的功率密度参数为5~6Kg/Kw。本发明在降低电机质量的同时提高电机的功率,从而达到提高电机功率密度的目的,降低了成本且实现了更高的性能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向永磁电动机。
背景技术
现在用于电动汽车、电动飞机的电机技术关键是高比功率、大输出功率。现有的传统电机由于结构限制的原因,在大功率情况下功率密度很低,无法满足电动汽车、电动飞机等对功率密度很高的要求,因此在电机设计上遭遇瓶颈。稀土永磁电机和交流同步电机、开关磁阻电机是主要发展方向。稀土永磁电动机在所有电动机中效率最高,这是因为励磁采用了永磁体,没有功率消耗;其磁通密度高,获得高转矩,从而能使电动机体积小而且重量轻。
而其中,轴向永磁电机凭借其在功率密度和效率等方面的优势,更是成为电机领域的研究热点。该种电机气隙呈平面型,气隙磁场沿轴向分布。法拉第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电机就是轴向电机,受材料和工艺水平的限制,轴向永磁电机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未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型材料和结构的涌现和工艺水平的改善,传统圆柱式电机存在的功率密度低、铁心利用率低和冷却困难等问题,都可以在轴向永磁电机中找到解决答案。
发明内容
为了进一步降低电机质量、提高电机功率和电机功率密度,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盘式轴向磁通电动机。
一种盘式轴向磁通电动机包括环状的机壳4、定子8、第一转子6、第二转子9和转轴5;所述转轴5穿过定子8的轴向中部,两端转动设于机壳4;所述第一转子6、第二转子9镜向对称同轴设于定子8两侧的转轴5上,且随转轴5转动;
所述定子8为无磁轭的分段结构,由十二个以上偶数的定子单元组成;所述定子单元包括定子铁芯82,定子铁芯82的轴向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极靴片81和第二极靴片84,所述定子铁芯82上绕设有线圈绕组83;十二个以上偶数的定子单元中相邻第一极靴片81和相邻第二极靴片84分别依次连接形成环状的定子8;
所述第一转子6和第二转子9的结构相同,均为改进的双层海尔贝克结构;
所述第一转子6包括第一铁芯背板65和六组以上偶数的第一永磁体;第一铁芯背板65为圆盘状;每组第一永磁体包括第一永磁块61、第二永磁块62和第三永磁块63,构成截面呈L的L形磁块;其中第一永磁块61和第二永磁块62的径向交错对扣连接,所述第三永磁块63位于第一永磁块61和第二永磁块62连接处的一侧轴向,使第一永磁体形成横截面呈L的L形磁块;六组以上偶数的第一永磁块61和第二永磁块62交错对扣组成磁环,所述磁环同轴固定设于第一铁芯背板65一侧面,六组以上偶数的L形磁块中的第三永磁块63均布在第一铁芯背板65一侧面的圆周边缘处;
所述第二转子9包括第二铁芯背板95和六组以上偶数的第二永磁体;每组第二永磁体包括第四永磁块91、第五永磁块92和第六永磁块93;
十二个以上偶数的定子单元分别与六组以上偶数的第一永磁体、六组以上偶数的第二永磁体一一对应;轴向对应的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极性相反,即第一永磁体为N极时,与之轴向对应的第二永磁体为S极,反之亦然;
所述机壳4的轴向中部同轴固定设有套管7,所述定子8通过套管7固定在机壳4内;
所述盘式轴向磁通电动机的磁通方向为轴向,以额定功率计算的功率密度参数为5~6Kg/K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06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阿西替尼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奥匹卡朋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