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声波振动的微针美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0757.X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8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崔财荣;禹圣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宝索尼格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N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延美花;臧建明 |
地址: | 韩国江原***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声波 振动 美容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利用声波振动的微针美容装置。本发明可包括:外壳,其内部形成有预定的空间;声波模块,其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提供声波振动;微针组件,其获得所述声波模块的振动以前后振动,前端具有微针;以及针端部,其结合于所述微针组件的前端,对应于所述微针的位置上贯通地形成有所述微针选择性地通过的贯通孔。本发明能够通过声波振动使微针往复运动以保持预定的振幅,能够通过声波振动减轻施术时疼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针美容装置,更具体来讲涉及通过微针的并进运动在皮肤上形成伤口并通过伤口供应营养成分等以实现皮肤美容的微针美容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微针是指通过厚度比发丝细且坚固的多个针向皮肤的表皮和真皮直接渗透胎盘/安瓶(ampoule)等以得到卓越的自我生成胶原蛋白效果、在弹力和细纹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具有美白效果的治疗方法,可以称之为在不去掉或损伤表皮的前提下诱导自我生成胶原蛋白的细胞修复治疗,由于具有随着渗透到皮肤自然地治愈伤口的作用,因此再生真皮组织且重新排列,从而具有淡化伤痕、紧致皮肤、减少细纹、改善色素沉积的效果。
由于其具有皱纹、斑点等色素沉积和毛孔管理及痘痘引起的伤痕、烧伤、萎缩纹治疗方面的效果,因此近来用于美容治疗。
这种微针由便于施术者或用户手握的形状的手把、可旋转地设置于手把前端部两侧的支架之间的多个圆盘及将所述多个圆盘可旋转地结合于手把前端支架的旋转轴构成。
而上述构成为辊型的微针在圆盘上固定针时使用粘贴剂,因此固定针后针与插入槽之间仍有微小的间隙,因此可能会发生皮肤组织或其他异物堆积在该间隙引起人体皮肤问题的卫生方面的问题。
并且,微针辊的各圆盘结合于旋转轴以一体型共同旋转,因此施术者或用户将圆盘贴在皮肤上搓的同时往复移动时,针部分反复穿孔皮肤表面的同一位置,因此不仅施术效果下降,还发生皮肤受损的问题。
为此采用如图1所示的电子式击打器。参见图1,包括:固定于所述本体10的前方区域,具有前方内周缘形成有防止旋转槽的插入端且后方内周缘形成有插入槽33的固定结合部件34;后方形成有结合于所述防止旋转槽以防止旋转的防止旋转凸起,前方外周缘凸出有插入凸起36的本体;具有断差地凸出形成于所述本体的前方,并且具有十字形插入槽的插入凸部一体形成的中央连接构件39;后方形成有可前后移动地结合于所述固定结合构件34的插入槽33的结合凸起41,具有中央区域内周缘形成有连通孔42a的切断板42,前方区域作为针深度调节手段50结合于中央连接构件39内周缘的前后移动构件40;形成有直线插入槽43使得与其结合的所述中央连接区39的插入凸起36能够分离的外侧结合帽45;以及,介于所述插入端与结合凸起41之间弹力支撑前后移动构件40的支撑弹簧47。在电子式击打器上可分离地固定微针装置,利用电子式击打器的前、后方往复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振动。
然而,这种电子式击打器通过前、后方往复运动调节微针的凸出程度,而微针需要凸出0.25mm以内,需要进行精密调节,但电子式击打器难以实现这种精密调节。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声波振动精确调节微针凸出程度的微针美容装置。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利用声波振动的微针美容装置可包括:外壳,其内部形成有预定的空间;声波模块,其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提供声波振动;微针组件,其获得所述声波模块的振动以前后振动,前端具有微针;以及针端部,其结合于所述微针组件的前端,对应于所述微针的位置上贯通地形成有所述微针选择性地通过的贯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宝索尼格株式会社,未经爱宝索尼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07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