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群体感知中保护数据隐私的盲回归建模及更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1127.4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6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常姗;卢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38 | 分类号: | H04W4/38;H04W4/70;H04W12/02;H04L29/08;H04L12/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吴小丽 |
地址: | 20005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群体 感知 保护 数据 隐私 回归 建模 更新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群体感知系统中保护数据隐私的盲回归建模方法,通过移动感知节点与移动感知服务器间的交互,实现盲回归建模,可概括为如下步骤:选取“干净”感知数据子集、构建粗糙的全局模型、全局回归模型求精。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盲回归建模方法所建的盲回归模型的更新方法,使用新感知数据进行模型更新可概括为如下步骤:构建新粗糙全局模型、新回归模型求精。本发明方法通过在移动感知服务器与移动感知节点间交换聚集结果,来保障感知数据内容不被公开;采用增量式模型更新以减少移动感知节点的通信与计算开销。通过本发明,可达到保护感知数据隐私、削弱异常数据对回归模型的影响、提高模型准确度、实现轻量级模型更新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群体感知系统中保护感知数据隐私的盲回归建模及更新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移动感知服务器与移动感知节点间协作,在原始感知数据内容保密的前提下,识别“干净”感知数据子集,并逐步对回归模型求精及更新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个人智能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处理能力、嵌入式传感器的性能、存储能力和无线数据传输速率等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对以人为中心的物理世界的感知能力不断增强,加之其庞大的保有数量,造就了实现大规模感知的新方式,即移动群体感知,核心思想是让日常生活的普通大众成为感知其自身及周围环境的主体。典型移动群体感知系统由移动感知节点、移动感知服务器与系统用户构成。移动感知节点利用其附带的传感单元对环境进行感知,并将感知结果通过移动互联网提供给移动感知服务器进行处理与分析,后将分析结果提供给系统用户。
移动群体感知系统中,移动感知节点常常同时对多个变量进行观测,且这些变量间往往会相互关联,存在内在的依赖关系。移动感知服务器对移动感知节点提供的多维感知数据(包括对多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的测量)建立回归模型,可定量地描述各维度测量值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对未来进行预测、识别不相关的或冗余的自变量等。例如,车载移动感知系统中,车辆将当前道路情况、行驶速度、剩余油量等测量值周期性地报告给应用服务器。平台通过对大量感知数据的回归分析,建立道路状况、行驶速度及油量消耗间的关系模型。服务平台可在未来的应用中使用该模型,根据实时路况及行驶速度向车辆用户推荐最省油的行驶路线。
感知数据回归分析涉及以下特征:1、感知数据往往涉及到用户的隐私信息,出于对个人隐私数据的顾虑,移动感知节点并不会直接提交其原始感知数据。2、未经训练的普通移动设备用户作为感知的基本单元,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感知数据不精确、不完整、不一致等质量问题。因此,感知数据通常会呈现数据质量低、存在较大比例异常值的特征。3、感知数据的分布可能随时间而改变,意味着回归模型需不断更新。4、移动设备的计算、通信能力及电量有限,回归建模若向其施以繁重的计算和通信任务,将削弱移动节点参与感知任务的意愿。由此可见,移动群体感知中存在感知数据涉及隐私、异常值影响建模准确度、时变感知数据需模型更新、感知节点资源受限性等问题,使得在移动群体感知系统中实施准确的回归建模十分困难。
现有的感知数据分析中,隐私保护技术主要包括三类:1、基于同态加密等方法,检测数据点间距离,以识别孤立点为异常值,然而回归模型估计中“杠杆点”可能被错判;2、向感知数据中添加随机噪声的随机置乱类方法,该类方法将引起数据失真,影响模型准确度;3、单纯基于矩阵分块技术的最小二乘类回归方法,该类方法对异常值非常敏感,可能导致估计失效。因此,传统隐私保护的数据分析技术在移动群体感知数据回归建模中无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基于移动群体感知数据回归建模中存在的感知数据隐私保护、异常值消除、回归模型更新、计算及通信开销问题,提供一种移动群体感知系统中保护感知数据隐私的盲回归建模和模型更新算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群体感知中保护数据隐私的盲回归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任何感知节点或服务器无需获得他人的原始感知数据,可在包含50%以下异常值的感知数据上建立准确的回归模型,即具有高崩溃点鲁棒性特征;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11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