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震混凝土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1262.9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7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阳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叠彩区千牛起重设备经营部 |
主分类号: | C04B28/02 | 分类号: | C04B28/02;C04B111/20;C04B11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付倩 |
地址: | 54100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混凝土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新材料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抗震混凝土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密度的逐渐增大,地震对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大了,而我国近几年来,地震也较为频繁,所以做好建筑避震工作意义重大。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时会产生横向和竖向的地震波,这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跳动性和摆动性的挤压,从而使得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的状况,对其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在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上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
目前,我国还没有混凝土抗震方面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市场上有各种混凝土添加剂,但是却效果都不是十分的显著,无法解决混凝土受到载荷作用下的开裂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质量轻韧性好的抗震混凝土材料。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震混凝土材料,包括如下组分:
普通混凝土原材料220-450重量份、秸秆碎40-60重量份、橡胶颗粒20-30、膨润土30-70重量份、聚合纤维10-20重量份、蜡石50-70重量份、硫酸铝1-2重量份、仿钢丝纤维1.5-4重量份、硬石膏0.5-1重量份、碳黑3-5重量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2-0.8重量份。其中普通混凝土原材料是指有水泥、沙土和石子组成的市面上常见的混凝土。
进一步,包括如下组分:
普通混凝土原材料220重量份、秸秆碎40重量份、橡胶颗粒20、膨润土30重量份、聚合纤维10重量份、蜡石50重量份、硫酸铝1重量份、仿钢丝纤维1.5重量份、硬石膏0.5重量份、碳黑3重量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2重量份。
进一步,包括如下组分:
普通混凝土原材料450重量份、秸秆碎60重量份、橡胶颗粒30、膨润土70重量份、聚合纤维20重量份、蜡石70重量份、硫酸铝2重量份、仿钢丝纤维4重量份、硬石膏1重量份、碳黑5重量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8重量份。
进一步,包括如下组分:
普通混凝土原材料330重量份、秸秆碎55重量份、橡胶颗粒25、膨润土45重量份、聚合纤维15重量份、蜡石55重量份、硫酸铝1.6重量份、仿钢丝纤维1.8重量份、硬石膏0.7重量份、碳黑4重量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6重量份。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抗震混凝土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普通混凝土原材料220-450重量份、秸秆碎40-60重量份、橡胶颗粒20-30、膨润土30-70重量份、聚合纤维10-20重量份、蜡石50-70重量份、硫酸铝1-2重量份、仿钢丝纤维1.5-4重量份、硬石膏0.5-1重量份、碳黑3-5重量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2-0.8重量份进行混合得到均匀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抗震混凝土材料环保节能的同时具有质量轻、韧性好的优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硫酸铝能够补偿混凝土早期产生的塑形收缩,避免混凝土早期产生各龄期产生的较大的收缩,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混凝土产生的裂缝,降低结构因收缩产生开裂可能;仿钢丝纤维依靠无数条纤维在混凝土中形成网状的支撑体系来延缓和阻止混凝土由于塑性收缩产生的早期塑性裂缝,并能够在混凝土内部起到牵拉的作用,进一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过氧化二异丙苯能够引入大量分布均匀的微小稳定气泡,从而大幅度提高弹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抗震混凝土材料,包括如下组分:
普通混凝土原材料330重量份、秸秆碎55重量份、橡胶颗粒25、膨润土45重量份、云母65重量份、蜡石55重量份、硫酸铝1.6重量份、仿钢丝纤维1.8重量份、硬石膏0.7重量份、碳黑4重量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6重量份。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抗震混凝土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普通混凝土原材料330重量份、秸秆碎55重量份、橡胶颗粒25、膨润土45重量份、云母65重量份、蜡石55重量份、硫酸铝1.6重量份、仿钢丝纤维1.8重量份、硬石膏0.7重量份、碳黑4重量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6重量份进行混合得到均匀的混合物。
实施例2
一种抗震混凝土材料,包括如下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叠彩区千牛起重设备经营部,未经叠彩区千牛起重设备经营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12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