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危废物焚烧干化一体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1905.X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6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益;史梦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浩长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0 | 分类号: | F23G5/00;F23G5/02;F23G5/033;F23G5/16;F23G5/20;F23G5/44;F23G5/46;F23J1/06;F23J15/02;F23J15/04;F26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叶盛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物 焚烧 一体化 处理 系统 及其 工艺 | ||
1.一种危废物焚烧干化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危险废物预处理系统(1)、焚烧系统(2)及干化系统(3);
所述危险废物预处理系统(1)包括依次相连的预处理冲洗区(11)、分析鉴别区(12)及危险废物储存区(13),所述预处理冲洗区(11)的冲洗水排出端、分析鉴别区(12)的实验废水排出端均与所述焚烧系统(2)相连,所述危险废物储存区(13)与焚烧系统(2)相连;
所述焚烧系统(2)包括依次相连的焚烧回转窑(21)、二燃室(22)、余热锅炉(23)、布袋除尘器(24)、洗涤塔(25)及烟囱(26),所述预处理冲洗区(11)的冲洗水排出端、分析鉴别区(12)的实验废水排出端及危险废物储存区(13)均与所述焚烧回转窑(21)的进料端相连;
所述干化系统(3)包括依次相连的炉渣过渡储存装置(31)、水封冷却降温除尘装置(32)、除渣机(33)、干化回转窑(34)及干燥清洁装置(35),所述焚烧回转窑(21)的出渣端与所述炉渣过渡储存装置(31)连接,所述干化回转窑(34)的废气排出口连接所述二燃室(22),所述余热锅炉(23)的蒸汽出口及烟囱(26)的排烟口连接所述干化回转窑(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废物焚烧干化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回转窑(34)包括窑体(341)、安装于窑体(341)中的滚筒螺旋输送装置及包裹于窑体(341)外周的蒸汽夹套(342),所述蒸汽夹套(342)的蒸汽入口连接余热锅炉的蒸汽出口;所述滚筒螺旋输送装置包括活动安装于所述窑体(341)中的滚筒(343)、安装于所述滚筒(343)外周的螺旋输送叶片(344)及切碎叶片,所述滚筒(343)的两端分别具有锥形导入端(345)及锥形导出端(346);所述滚筒(343)为空心结构,所述锥形导入端(345)安装有通入滚筒内腔的蒸汽导入管(347),所述锥形导出端(346)安装有通入滚筒内腔的冷凝水导出管(34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危废物焚烧干化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从锥形导入端(345)至锥形导出端(346),所述滚筒(343)上的螺旋输送叶片(344)之间的叶片节距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危废物焚烧干化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343)的内腔从锥形导入端(345)至锥形导出端(346),其内径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危废物焚烧干化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从锥形导入端(345)至锥形导出端(346),所述滚筒(343)的外周依次为导入套筒(3410)、输送套筒(3411)、切碎套筒(3412)及导出套筒(3413);所述滚筒(343)包括靠近所述锥形导入端(345)的输送段(3414)及靠近所述锥形导出端(346)的切碎段(3415),所述输送段(3414)与切碎段(3415)之间过渡相连有锥形切碎导料段(3416),所述锥形切碎导料段(3416)的周面具有导入刀片(3417),所述切碎段(3415)的周面具有外切碎刀片(3418),所述切碎套筒(3412)的内周面具有与所述外切碎刀片(3418)配合的内切碎刀片(34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危废物焚烧干化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切碎刀片(3418)呈螺旋状布置于所述切碎段(3415)的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危废物焚烧干化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套筒(3410)、输送套筒(3411)、切碎套筒(3412)及导出套筒(3413)的外周安装有一体式外壳(3420),所述外壳(3420)的两端将导入套筒(3410)及导出套筒(3413)封闭,所述外壳(3420)与所述导入套筒(3410)、输送套筒(3411)、切碎套筒(3412)及导出套筒(3413)之间形成所述蒸汽夹套(342),所述外壳(3420)的一端具有蒸汽入(3421),另一端具有冷凝水出(342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危废物焚烧干化一体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叶片(344)的螺旋方向与所述外切碎刀片(3418)的螺旋方向相同。
9.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废物焚烧干化一体化处理系统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危险废物预处理系统(1)对危险废物的预处理过程、利用焚烧系统(2)对预处理后的危险废物的焚烧处理过及利用所述干化系统(3)对焚烧处理后炉渣的干化处理过程;
所述预处理过程包括利用预处理冲洗区(11)中冲洗装置对危险废物进行冲洗、利用分析鉴别区(12)中的分析鉴别装置对冲洗后的危险废物进行鉴别,鉴别后的危险废物置于危险废物储存区(13)中,所述冲洗装置对危险废物冲洗的废水及分析鉴别装置对危险废物鉴别后的废水均通入焚烧回转窑(21);
所述焚烧处理过程包括利用焚烧回转窑(21)对危险废物进行焚烧处理、焚烧回转窑(21)产生的烟气通过二燃室(22)进行二次燃烧处理、二次燃烧产生的热量经过余热锅炉(23)进行余热利用处理、余热利用处理后的烟尘通过布袋除尘器(24)除尘处理、除尘处理后通过洗涤塔(25)进行洗涤处理、洗涤后的烟气通过烟囱(26)排出;
所述干化处理过程包括将炉渣过渡储存装置(31)中的炉渣通过水封冷却降温除尘装置(32)进行冷却除尘处理、冷却除尘后的炉渣通过除渣机(33)进行除渣处理、除渣处理后的炉渣通入干化回转窑(34)中进行干化处理,得到含水率小于5%的干化炉渣,最后通过干燥清洁装置(35)对干化炉渣进行再次干燥和清洁;干化回转窑(34)从余热锅炉(23)处引入热蒸汽作为热源,干化回转窑(34)产生的废气引至二燃室(22)中进行再次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浩长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浩长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19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压式蜗旋伞焰无级调节节能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生活垃圾热解处理及脱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