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翅片式微射流热沉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2645.8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3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孙健;袁水根;谢敏倩;张任平;樊斌;王艳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H01L23/473;B23P15/26 |
代理公司: | 61223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韩晓娟 |
地址: | 3334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式微 射流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翅片式微射流热沉及制造方法,属于节能设备领域。该装置包括罩体、设置在所述罩体内的若干个翅片和孔板,所述罩体上开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罩体包括上换热面、下换热面和周换热面,所述孔板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立板,所述立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孔和若干第二散热孔,所述翅片与所述立板间隔设置,所述底板与所述下换热面之间具有间隙并形成第二气室,本发明采新型翅片结构和小通道冲击射流方式,扩展了流体与受热面的面积、大大增强了流体受热面的对流换热系数,降低了换热过程的热阻,提高了换热过程的换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翅片式微射流热沉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地不断革新,电子元器件呈现微型化,集成化趋势,这种趋势必然导致其功率的大幅度升高,通常电子芯片的允许工作温度低于70℃,芯片在允许工作温度下每上升2℃即减少10%的可靠性,55%的芯片失效的原因便是温度过热。因此,开发高效的电子元器件散热技术成为关键。常规换热器换热效率低,体积大,导致发热元件工作温度高而破坏元件。因此设计开发新型结构、换热高效、体积微小的换热器成为电子设备冷却的主要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翅片式微射流热沉及制造方法,可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的问题。
一种新型翅片式微射流热沉,包括罩体、设置在所述罩体内的若干个翅片和孔板,所述罩体上开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罩体包括上换热面、下换热面和周换热面,所述翅片位于所述上换热面上,所述翅片与所述周换热面之间具有间隙并形成第一气室,所述孔板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立板,所述立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散热孔和若干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二散热孔的轴心线相交叉,所述第一散热孔的轴心线垂直于所述翅片,相邻的两块所述立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翅片位于所述间隙内,所述翅片与所述立板间隔设置,所述底板与所述下换热面之间具有间隙并形成第二气室。
更优地,所述第一散热孔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二散热孔的轴心线垂直交叉设置。
更优地,所述翅片与所述上换热面一体成型。
更优地,所述出口为两个,两个所述出口贯通设置,两个所述出口的出口面法线与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更优地,所述进口的进口面法线与所述翅片的宽度方向相平行。
更优地,所述进口的进口面法线与所述上换热面相垂直。
一种新型翅片式微射流热沉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下料;
S2,切割孔板外形;
S3,钻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
S4,将固体粉末与有机粘结剂均匀混合;
S5,经制粒后在加热塑化状态下用喷射成形机注入模腔内固化成形;
S6,用化学或热分解的方法将成形坯中的粘结剂脱除;
S7,获得一体成型的翅片与罩体;
S8,将孔板安装至罩体内并封装。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翅片式微射流热沉及制造方法,采取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以冲击射流换热方式,减少了换热面部分的粘滞厚度,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通过翅片的导热与冲击在其表面的流体产生对流换热,冲击在其表面的流体由于速度大,在翅片表面形成的粘滞厚度很薄,换热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翅片式微射流热沉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孔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德镇陶瓷大学,未经景德镇陶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26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划片工艺
- 下一篇:一种毫米级微细通道液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