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远程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3037.9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7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夏习彬;夏熙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联导金宏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7 | 代理人: | 张琪 |
地址: | 401336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远程 控制系统 | ||
1.一种摩托车远程控制系统,包括:
云服务平台;
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以及
远程控制端,用于接受用户发出的点火指令和/或解锁指令;远程控制端还用于当所述远程控制端与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在近距离通讯条件下,通过近距离通讯模块将所述点火指令和/或解锁指令发送至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远程控制端还用于当所述远程控制端与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在远距离通讯条件下,将所述点火指令和/或解锁指令发送至所述云服务平台;所述云服务平台用于接收所述远程控制端发送的点火指令和/或解锁指令,并将所述点火指令和/或解锁指令发送至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根据所述点火指令和/或解锁指令控制摩托车点火和/或解锁;
所述远程控制端还包括一断电指令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触摸远程控制端而下发的断电指令,并将所述断电指令通过第一远距离通讯模块发送至所述云服务平台,或者通过第一近距离通讯模块直接发送到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当所述云服务平台接收到所述断电指令后将其发送至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当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接收到远程断电指令后控制摩托车断电;
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包括远程上电/断电模块,所述远程上电/断电模块包括车门锁开关、第一车身继电器KA1、第一继电器K1、继电器驱动电路,所述第一车身继电器KA1的线圈的第一端通过一保险丝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车门锁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车身继电器KA1的线圈与所述保险丝之间;第一车身继电器KA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车身继电器KA1的开关的第一端接车身用电网络,第一车身继电器KA1的开关的第二端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与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的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开关的动端连接于所述保险丝与所述车门锁开关之间的节点上,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开关的第一不动端空置,第二不动端与所述第一车身继电器KA1的线圈的第一端直接连接;
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接收到所述远程控制端发送的上电指令时,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的主控模块控制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以使所述第一继电器K1的线圈通电吸合,从而使所述第一车身继电器KA1得电,第一继电器K的开关闭合以使所述摩托车上电;当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接收到所述远程控制端发送的断电指令时,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的主控模块通过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使所述第一继电器K1断开其开关,从而使得所述摩托车断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远程控制端通过所述云服务平台发送点火指令和/或解锁指令时,所述云服务平台通过非对称加密算法验证所述远程控制端是否具备点火和/或解锁相应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的权限;若所述云服务平台验证后认为所述远程控制端具备点火和/或解锁相应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权限,则将所述点火指令和/或解锁指令发送至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
当所述远程控制端将所述点火指令和/或解锁指令通过近距离通讯方式发送至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时,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通过非对称加密算法验证所述远程控制端是否具备点火和/或解锁相应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的权限,若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验证后认为所述远程控制端具备点火和/或解锁相应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的权限,则进行相应的点火和/或解锁操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控制端还用于接受用户发出的防盗指令,并在远程通讯的条件下将所述防盗指令发送至所述云服务平台,在近程通讯的条件下将所述防盗指令发送至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所述云服务平台还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防盗指令发送至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包括一防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防盗指令使摩托车进入防盗模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车载控制终端的防盗模块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远程控制端远离其控制的摩托车时,使所述摩托车进入防盗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联导金宏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联导金宏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303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