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成形品处置装置及吹塑成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3362.5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8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田边祥章;樱井笃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9/42 | 分类号: | B29C49/42;B29L22/00 |
代理公司: | 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美红;刘林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形 处置 装置 塑成 | ||
1.一种吹塑模,具有一次吹塑模以及二次吹塑模,其特征在于,
前述吹塑模具有:
第1、第2吹塑基板,前述第1、第2吹塑基板固定在合模机构的第1、第2合模盘上;
第1一次吹塑腔室半模,前述第1一次吹塑腔室半模固定在第1吹塑基板侧;
第2一次吹塑腔室半模,前述第2一次吹塑腔室半模固定在第2吹塑基板侧;
第1二次吹塑腔室半模,前述第1二次吹塑腔室半模固定在第1吹塑基板侧;
第2二次吹塑腔室半模,前述第2二次吹塑腔室半模固定在第2吹塑基板侧;以及
第1~第3承压板,在前述第1、第2吹塑基板的每个上设有前述第1~第3承压板,
在俯视时,前述第1及第2承压板设在前述第1、第2吹塑基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前述第3承压板设在前述第1、第2吹塑基板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
在前述俯视时,前述第1、第2一次吹塑腔室半模设在前述第1承压板与前述第3承压板之间,前述第1、第2二次吹塑腔室半模设在前述第2承压板与前述第3承压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模,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
第1一次加热器板,前述第1一次加热器板设在前述第1吹塑基板与前述第1一次吹塑腔室半模之间;
第2一次加热器板,前述第2一次加热器板设在前述第2吹塑基板与前述第2一次吹塑腔室半模之间;
第1二次加热器板,前述第1二次加热器板设在前述第1吹塑基板与前述第1二次吹塑腔室半模之间;以及
第2二次加热器板,前述第2二次加热器板设在前述第2吹塑基板与前述第2二次吹塑腔室半模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塑模,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
第1隔热板,前述第1隔热板分别设在前述第1一次加热器板与前述第1吹塑基板之间以及前述第1二次加热器板与前述第1吹塑基板之间;以及
第2隔热板,前述第2隔热板分别设在前述第2一次加热器板与前述第2吹塑基板之间以及前述第2二次加热器板与前述第2吹塑基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吹塑模,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俯视时,在前述第1、第2一次吹塑腔室半模与前述第3承压板之间形成第1隔热用空间部,在前述第1、第2二次吹塑腔室半模与前述第3承压板之间形成第2隔热用空间部,
与设于前述第1、第2一次加热器板的内置加热器连接的外部连接部设置在前述第1隔热用空间部中,
与设于前述第1、第2二次加热器板的内置加热器连接的外部连接部设置在前述第2隔热用空间部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塑模,其特征在于,
还设有与前述外部连接部连接的连接器,前述连接器设在前述第1隔热用空间部或前述第2隔热用空间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塑模,其特征在于,
前述一次及二次加热器板分别由铸造物形成,前述内置加热器是铸入加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吹塑模,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第2吹塑基板分别在将前述长度方向平分的位置具有定位销,前述定位销向朝向前述合模机构的前述第1、第2合模盘的一侧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336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提高定型模真空稳定性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塑料生产设备用塑料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