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银杏叶原花青素的深共熔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3603.6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9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苏二正;曹君;曹福亮;李默涵;梅娜娜;汪贵斌;段绪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11/62 | 分类号: | C07D311/62;B01D1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孙斌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共熔溶剂 制备 花青素 银杏 生物可降解性 导电性 电化学窗口 操作安全 氯化胆碱 绿色溶剂 生物降解 制备工艺 丙二酸 不可燃 可重复 银杏叶 氢键 蒸汽 按摩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取银杏叶原花青素的深共熔溶剂(DESs)及其制备方法和提取方法,该深共熔溶剂是由氯化胆碱和丙二酸按摩尔比1:1‑2.5制备而成。本发明制备的深共熔溶剂为绿色溶剂,安全无污染,可重复利用,易生物降解,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蒸汽压低、不可燃、溶解性和导电性优良、电化学窗口稳定等性质;同时本发明制备的深共熔溶剂粘度小,氢键稳定,流动性好;采用本发明制备深共熔溶剂提取银杏叶原花青素的方法可以提高银杏叶中原花青素的提取率,减少提取时间,并且操作安全,对环境和人体不会产生危害。本发明深共熔溶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方便,原料来源广,成本低,生物可降解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林生物资源利用,具体涉及一种提取银杏叶原花青素的深共熔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学名:Ginkgo biloba L.),又名公孙树、白果,属裸子植物,银杏科银杏属,单属单种。银杏叶、果等具有药用开发价值,被誉为浑身是宝的活化石。银杏原产我国,我国银杏资源拥有量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银杏叶中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的天然活性成分,主要有黄酮类化合物、萜内酯类化合物、聚异戊烯醇类化合物、酚酸类化合物、原花青素等。银杏叶提取物(Gilkgo biloba extract,GBE)在治疗脑血栓、冠心病、脑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具有独特疗效。因此,银杏叶中各种成分的提取分离研究一直是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
原花青素是一种具有黄烷-3-醇结构的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在银杏叶提取物中约有4-12%的含量。除众所周知的抗氧化活性外,原花青素在心血管系统内,具有抗高血压、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活性、抗缺血-再灌注损伤、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凝集等功效,对急性肾功能衰竭也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因此,银杏叶原花青素的提取有重要意义。
目前提取银杏叶原花青素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有机溶剂提取法:常用的有机溶剂有甲醇、乙醇、丙酮等。专利CN201110384337.3采用有机溶剂水溶液提取银杏叶原花青素。2、超临界流体提取法:专利CN99100588.0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加丙酮和水组成的极性改性剂提取银杏叶原花青素。有机溶剂易挥发,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超临界流体提取设备要求高,投入成本高。因此,基于绿色化学的原则,需要寻求新型的绿色溶剂,开发新型的提取方法,实现银杏叶中原花青素的安全高效绿色提取。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取银杏叶原花青素的深共熔溶剂(DESs)。本发明提供的深共熔溶剂作为绿色溶剂,安全无污染,可重复利用,易生物降解,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蒸汽压低、不可燃、溶解性优良等性质;可以绿色安全高效提取银杏叶中原花青素。
本发明还提供该深共熔溶剂的制备方法及利用该深共熔溶剂提取银杏叶原花青素的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提取银杏叶原花青素的深共熔溶剂,由氯化胆碱和丙二酸按摩尔比1:1-2.5制备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深共熔溶剂,由氯化胆碱和丙二酸按摩尔比1:1.5-2.5制备而成。其中,氯化胆碱和丙二酸最优摩尔比为1:2。本发明所述的提取银杏叶原花青素的深共熔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原料氯化胆碱和丙二酸按照常规方法脱水;
(2)根据制备量的需要,按照摩尔比例称取氯化胆碱和丙二酸二种组分并混合均匀,在80~110℃之间加热搅拌,直至透明液体形成;
(3)透明液体形成后保存在45-50℃过夜,观察液体有无固体析出,如果液体稳定没有固体析出,即得到二元深共熔溶剂可用于银杏叶原花青素的提取。
本发明所述利用深共熔溶剂提取银杏叶原花青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精确称取银杏叶粉末于提取容器内,加入用水稀释后的深共熔溶剂,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36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行车用纵向行走小车悬挂机构
- 下一篇:一种氮化硅基金属陶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