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种植刺梨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4524.7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8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和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沿河安发刺梨生态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0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565300 贵州省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种植 刺梨 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种植刺梨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刺梨又称为木梨子,因为它的果实形状与梨相似,并且因其表面生出许多浓密的小芒刺而得名。刺梨是我国特有的植物,可以用作药物使用,它的根、茎、叶、果都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刺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V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刺梨黄酮、刺梨多糖及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刺梨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消炎、扩张冠状动脉、影响血压、保护心血管、清除自由基和抗肿瘤等重要生物活性。近些年随着新产品的开发,刺梨的需求量大增,但野生刺梨资源逐渐减少。因此,药农增加了对刺梨的种植,由于栽培技术的落后、没有针对刺梨用专用肥,导致产果不理想,果实品质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种植刺梨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种植刺梨用肥料,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玉米秸秆10-300份、小麦秸秆10-270份、杏鲍菇菌糠20-150份、绿萝30-100份、玉米粉15-90份、山楂10-80份、冬葵果5-50份、何首乌藤5-50份、淫羊藿药渣1-40份、矿物质1-30份、添加剂A0.5-30份、添加剂B0.2-20份。
进一步,所述的种植刺梨用肥料,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玉米秸秆270-300份、小麦秸秆240-250份、杏鲍菇菌糠100-110份、绿萝50-60份、玉米粉70-75份、山楂25-40份、冬葵果15-30份、何首乌藤15-30份、淫羊藿药渣10-30份、矿物质10-25份、添加剂A12-15份、添加剂B0.2-3份。
进一步,所述的添加剂A,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亚麻籽15-17份、莫丝10-12份、绿球藻10-12份、小水榕10-12份、桑叶7-9份。
进一步,所述的添加剂A,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亚麻籽、莫丝、桑叶混合,50-80℃炒制30-40min,粉碎,加入4-5倍混合料质量的乙醚,40-45KHz超声提取40-45min,过滤,加入与滤液等质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取乙醚成,加入与乙醚层等质量的碳酸钠溶液,去乙醚层,乙醚层加入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取氢氧化钠层,加入等体积的醋酸溶液,搅拌,得提取液1;所述的碳酸氢钠溶液,其质量分数为2.4-3.2%;所述的碳酸钠溶液,其质量分数为3-4%;所述的氢氧化钠溶液,其质量分数为5.5-6%;
2)绿球藻、小水榕混合,粉碎,加入5-7倍混合粉末清水,70-85℃回流提取2-3h,得提取液2;
3)提取液1与提取液2混合,加入3-5%混合液质量的尿素,搅拌30-40min既得。
进一步,所述的添加剂B,是将玉米须、杜仲叶、金盏花、枇杷核按照质量比3:5:1.2:7混合,加盐酸溶液制成含水量为70-74%的混合料,3.0-4.2MPa处理7-13min,得料1,料1在30-37℃下发酵3-5天,得发酵料,加入4-5倍发酵料质量的清水,煎煮3-5h,过滤,滤液干燥既得。
进一步,所述的种植刺梨用肥料,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杏鲍菇菌糠混合、加入0.8-1.2倍清水混合,接种3-5%混合料得发酵剂,40-45℃发酵3-5天,得料2;
2)绿萝、玉米粉、山楂、冬葵果、何首乌藤、淫羊藿药渣、添加剂A混合,加入0.5-0.7倍混合料得石灰水,50-60℃放置3-7h,得料3;所述的石灰水为质量分数为15-20%;
3)料2、料3、矿物质、添加剂B混合,既得。
进一步,所述的发酵剂由乳酸菌冻干粉、地衣芽孢杆菌冻干粉、放线菌冻干粉、醋酸菌冻干粉、氯化钠、清水按照质量比0.3:1:0.5:0.34:2:10混合而成。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本发明制备的用于刺梨种植的肥料,通过向原料中加入添加剂A,具有促进刺梨根系生长的作用,因此增加了刺梨的生长速度,同时增加了对水肥的摄取。此外,添加的添加剂B,具有促进微生物分裂的作用,因而增加了土壤中的微生物含量,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效代谢物质,如酶、激素、抗生素,进一步促进了作物的生长,提高了刺梨的了抗病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沿河安发刺梨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沿河安发刺梨生态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45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