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化天然气气液预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6987.7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1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以斌;常征;何建明;姚建军;王文昊;郭维军;李战杰;何龙辉;王惠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02 | 分类号: | B01F5/02;B01F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化 天然气 气液预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化天然气(LNG)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液化天然气(LNG)气液预混装置。
背景技术
LNG蒸发气(BOG)采用再冷凝回收工艺时,再冷凝器是工艺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在整个接收站运行中起到承前启后的核心作用,其主要功能主要是为BOG与LNG提供足够的接触时间与空间促使BOG冷凝为LNG以及作为LNG高压泵的入口缓冲罐来保证高压泵的入口压力。
LNG再冷凝器属于塔器的一种,其核心的气液接触构件常采用填料层,常用的填料主要有随机堆放填料拉西环、鲍尔环以及规整填料等,BOG与LNG从填料层的上部进入填料层。BOG与LNG在填料层中的分布状况直接关系到填料层的冷凝效率。实践中发现各种传热传质装置塔器中的物料均布状态往往不尽人意。
LNG再冷凝器的物料均布传统做法为对LNG进行均布后LNG进入BOG气相空间,混合后进入填料层进行冷凝过程,但传统做法冷凝仍不够充分,气液混合也不够均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技术存在的LNG与BOG混合不够均匀、冷凝效果欠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化天然气(LNG)气液预混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液化天然气气液预混装置主要由带有封头的外筒体、喷射板和喷头组成;喷射板共设三层,自上而下平行设置,分别为第一喷射板、第二喷射板和第三喷射板,喷射板上设有喷头安装孔;封头下方、第一喷射板上方的外筒体内部空间为BOG缓冲空间,第一喷射板下方、第二喷射板上方之间的外筒体内部空间为上部气液混合空间,第二喷射板下方、第三喷射板上方之间的外筒体内部空间为下部气液混合空间;喷头安装于每层喷射板的喷头安装孔上,位于喷射板下方;BOG缓冲空间外筒体侧壁上设有BOG入口,上部气液混合空间外筒体侧壁上设有上部LNG入口,下部气液混合空间外筒体侧壁上设有下部LNG入口。
上部LNG入口和下部LNG入口作为来流LNG的入口,两个LNG入口相差180°圆周角位于外筒体侧壁上,LNG入口管的直径应控制LNG流速在0.5~1m/s的范围内。BOG入口位于BOG缓冲空间侧面上部,应控制进入BOG缓冲空间的BOG流速在2~4m/s的范围内。
BOG缓冲空间为顶部为穹顶的圆柱形空间,其高度为0.3~0.5倍的外筒体直径,以达到良好BOG的缓冲效果。上部气液混合空间为圆柱形空间,作为上部LNG与BOG的混合缓冲空间,其高度为0.1~0.3倍的外筒体直径。下部LNG缓冲空间为圆柱形空间,作为下部LNG与BOG的混合缓冲空间,其高度为0.1~0.3倍的外筒体直径。
第一喷射板、第二喷射板和第三喷射板结构相同,其上开设的喷头安装孔呈正三角形排列布满整个喷射板板面。喷射板之上喷头安装孔的开孔率应在65%以上,开孔个数不应小于50个。
喷头由其上部的圆柱形筒体和其下部的渐缩喷嘴组成,喷头的缩颈比应维持喷头的气液表观流速在5m/s以上,以形成良好的气液射流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为对来流LNG与BOG进行了有效缓冲,采用多级射流、多次混合的形式进行LNG与BOG的预混均布,提高了冷凝效率,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气液预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喷射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筒体,2-BOG入口,3-上部LNG入口,4-下部LNG入口,5-第一喷射板,6-第二喷射板,7-第三喷射板,8-喷头,9-BOG缓冲空间,10-上部气液混合空间,11-下部气液混合空间,12-喷头安装孔,13-圆柱形筒体,14-渐缩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3,本发明的气液预混装置由带有封头的外筒体1、喷射板和喷头8组成;喷射板共设三层,自上而下平行设置,分别为第一喷射板5、第二喷射板6和第三喷射板7,喷射板上设有喷头安装孔12(见图2);封头下方、第一喷射板5上方的外筒体内部空间为BOG缓冲空间9,第一喷射板5下方、第二喷射板6上方之间的外筒体内部空间为上部气液混合空间10,第二喷射板6下方、第三喷射板7上方之间的外筒体内部空间为下部气液混合空间11;喷头8安装于每层喷射板的喷头安装孔上,位于喷射板下方;BOG缓冲空间9外筒体侧壁上设有BOG入口2,上部气液混合空间10外筒体侧壁上设有上部LNG入口3,下部气液混合空间11外筒体侧壁上设有下部LNG入口4。
图3是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喷头由其上部的圆柱形筒体13和其下部的渐缩喷嘴14组成。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首先BOG经BOG入口2进入BOG缓冲空间9后进行缓冲,缓冲之后的BOG经第一喷射板5上的喷头8均匀喷入上部气液混合空间10;LNG经上部LNG入口3进入上部气液混合空间10,射流进入上部气液混合空间10的BOG与LNG在上部气液混合空间10冲击混合后经第二喷射板6上的喷头8向下喷入下部气液混合空间11;自下部LNG入口4进入下部气液混合空间11的LNG与自第二喷射板6来的气液混合物在下部气液混合空间11再次混合后经第三喷射板7上的喷头8均匀喷射在预混装置下方的填料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69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