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分流的方法、UE、网络设备及服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7688.5 | 申请日: | 2013-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1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新;贺宁;沈文学;曾毓珑;王学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8 | 分类号: | H04W28/08;H04W3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分流 方法 ue 网络设备 服务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控制分流的方法、UE、网络设备及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UE获取不同类型网络的网络状态信息,以及获取分流策略,其中,所述分流策略包括业务类型、网络状态域值和不同类型网络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UE根据所述网络状态信息和所述对应关系为业务选择目标网络;所述UE将所述业务分流到所述目标网络。本发明实施例不是仅根据业务属性进行分流,而是可以基于不同接入网络的网络状态对业务进行分流,从而可以提高分流效果,提升业务质量,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同时增强了融合网络的整体性能。
本发明是于2013年1月24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1310027515.6、发明名称为“控制分流的方法、UE、网络设备及服务器”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控制分流的方法、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网络设备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业务需求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或正在步入实用阶段,例如,已经广泛使用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和蜂窝(Cellular)网络,蜂窝网络包括全球移动通信/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SM/GPR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正在步入商用阶段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等。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对数据通信需求的激增,导致蜂窝网络承载的数据负荷越来越大,而WLAN由于建网相对简单,成本较低,因此可以将WLAN作为蜂窝网络的补充,分担蜂窝网络的部分数据业务,减轻蜂窝网络的数据负荷。
现有技术中,当UE接入同一运营商的蜂窝网络与WLAN网络时,网络侧可以通过接入网络发现选择功能(Access Network Discovery and Selection Function,ANDSF)服务器对UE的业务分流进行控制。通常ANDSF服务器基于业务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IP)属性制定分流策略,例如,将某个IP段的业务分流到蜂窝网络,将另一个IP段的业务分流到WLAN等。但是,如果根据业务的IP属性确定的目标网络的网络状态较差,将会导致分流效果不佳,业务质量较差,用户体验不高,由此降低了融合网络的整体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控制分流的方法、UE、网络设备及服务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按照业务属性对业务进行分流时,容易导致分流效果不佳,降低网络整体性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分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UE获取不同类型网络的网络状态信息,以及获取分流策略,其中,所述分流策略包括业务类型、网络状态域值和不同类型网络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UE根据所述网络状态信息和所述对应关系为业务选择目标网络;
所述UE将所述业务分流到所述目标网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E按照至少一种下述方式获取不同网络的网络状态信息:
UE获取网络设备下发的网络负荷信息;
UE通过下行测量获得信号覆盖信息;
UE根据网络设备下发的网络负荷信息和/或下行测量获得的信号覆盖信息获得网络传输速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E获取网络设备下发的网络负荷信息之前,包括:所述UE向网络设备上报关联网络消息,所述关联网络消息指示所述UE当前关联的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76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