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橡胶防滑底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7696.X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2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钱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龙邦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22 | 分类号: | C08L23/22;C08L97/02;C08L1/02;C08L23/16;C08K5/00;C08K5/12;C08K5/18;C08J9/04;C08J9/08;A43B13/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兴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8 | 代理人: | 肖兴坤 |
地址: | 226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防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防滑底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橡胶防滑底,其需要与地面接触,遇到的摩擦力较大,一般材质的耐磨性不够,寿命比较短,有些用天然橡胶制成,但是其也很不耐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橡胶防滑底,它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具有优异的防滑性能,并且耐酸碱,使用寿命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橡胶防滑底,它的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份如下:
麻纤维:20份~30份;
稻壳粉:45份~55份;
丁基橡胶:50份~70份;
三元乙丙橡胶:10份~20份;
增塑剂:2~4份;
发泡剂:2~4份
防老剂:2~4份
硫化剂:2~4份。
进一步,所述防老剂为防老剂AW、防老剂RD、防老剂A和防老剂D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所述防老剂为防老剂AW、防老剂RD、防老剂A和防老剂D的混合物,并且防老剂AW、防老剂RD、防老剂A和防老剂D的质量比为:(1~2):(1~3):2:1。
进一步,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
进一步,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所述发泡剂为碳黑或碳酸盐。
进一步,所述硫化剂为硫化剂DTDM、硫化剂双25、硫化剂PDM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橡胶防滑底的制备方法,方法含有的步骤如下:
(a)按照组分和各组分的质量份备料;
(b)将相应质量份的麻纤维、稻壳粉、丁基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增塑剂、发泡剂、防老剂和硫化剂投入密炼机进行密练,形成密炼料,然后排胶,并在室温下放置2~3天,然后进行混炼,混炼后出料;
(c)将混炼后的料放入特制的模具,进行硫化成型,从而得到橡胶防滑底;其中,硫化温度为150℃~160℃。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在橡胶防滑底的配方里增加了麻纤维和稻壳粉,其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木质感,使橡胶防滑底呈现出很好的表面感观效果,而且将这些组分组合在一起,可以使其具备很好的耐酸碱的性能;另外,增加的麻纤维和稻壳粉使其具有更好地防滑性,增加了其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橡胶防滑底,它的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份如下:
麻纤维:20份;
稻壳粉:45份;
丁基橡胶:50份;
三元乙丙橡胶:10份;
增塑剂:2份;
发泡剂:2份
防老剂:2份
硫化剂:2份。
所述防老剂为防老剂AW、防老剂RD、防老剂A和防老剂D的混合物,并且防老剂AW、防老剂RD、防老剂A和防老剂D的质量比为:1:3:2:1。
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
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所述发泡剂为碳黑。
所述硫化剂为硫化剂DTDM和硫化剂双25的混合物。
该橡胶防滑底的制备方法,方法含有的步骤如下:
(a)按照组分和各组分的质量份备料;
(b)将相应质量份的麻纤维、稻壳粉、丁基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增塑剂、发泡剂、防老剂和硫化剂投入密炼机进行密练,形成密炼料,然后排胶,并在室温下放置2~3天,然后进行混炼,混炼后出料;
(c)将混炼后的料放入特制的模具,进行硫化成型,从而得到橡胶防滑底;其中,硫化温度为150℃。
实施例二
一种橡胶防滑底,它的组分及各组分的质量份如下:
麻纤维:30份;
稻壳粉:55份;
丁基橡胶:70份;
三元乙丙橡胶:20份;
增塑剂:4份;
发泡剂:4份
防老剂:4份
硫化剂:4份。
所述防老剂为防老剂AW、防老剂RD和防老剂A的混合物。
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
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混合物。
所述发泡剂为碳酸盐。
所述硫化剂为硫化剂DTDM、硫化剂双25、硫化剂PDM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龙邦橡塑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龙邦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76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