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梨果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保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8002.4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1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胜;李鹏霞;胡花丽;张雷刚;罗淑芬;常有宏;蔺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B7/154 | 分类号: | A23B7/154;A23B7/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张学彪 |
地址: | 211226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梨果 保鲜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保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梨果保鲜剂,其中每百分重量份的保鲜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羧甲基壳聚糖1.5~2.0份;茶多酚0.2~0.4份;褐藻胶寡糖0.5~1.0份;1‑MCP0.0002‑0.0004份;其余为水。本发明还包括该梨果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和保鲜方法。本方法制备的保鲜剂可用于梨的保鲜,安全无毒,配制简单,使用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蔬保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梨果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已有研究发现草莓、葡萄、柑橘、黄瓜等为非呼吸跃变型果蔬,梨、苹果、番茄、猕猴桃等为呼吸跃变型果蔬。呼吸跃变型果蔬采后生理代谢旺盛,对乙烯敏感,采后迅速衰老、失水,失去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中国是世界梨生产第一大国,梨果实成熟期相对集中,果实采后损失巨大,梨果实的保鲜面临很大的压力。
目前,梨采后的保鲜技术主要有低温冷藏、气调贮藏、涂膜贮藏和保鲜杀菌剂处理等,但单一技术的应用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将各种技术进行集成优化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然而技术的集成过程中必然会增加人工成本和采后各类机械损伤,因此,开发一种新型有效的梨果实保鲜剂和保鲜方法,对解决梨运输、销售、贮藏过程中存在的品质劣变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采后乙烯诱导的衰老是导致呼吸跃变型果蔬保鲜期降低的主要原因,梨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对乙烯敏感。近年来,人们发现1-甲基环丙烯(1-MCP)与乙烯受体的结合可破坏乙烯的信号转导,抑制乙烯生理效应的发挥,是乙烯受体抑制剂。1-MCP在梨果实的采后保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可明显延长梨的保鲜期。但因为1-MCP气体及水溶液极其不稳定,所以1-MCP一般都吸附在固体物质中保存。固体1-MCP遇水后会释放1-MCP气体,因此目前1-MCP在果蔬保鲜的应用中全是以气体熏蒸的形式。但气体熏蒸的形式要求熏蒸环境密封且熏蒸时间较长,一般要求熏蒸24小时左右。因此果蔬采后处理需要等待时间较长,不能及时运输和流通;且密闭熏蒸时间过长也会导致果蔬内部温度明显升高,加剧了果蔬的衰老;熏蒸中会发生漏气导致1-MCP熏蒸保鲜效果不理想的现象。
采后梨果实失水增加和抗氧化能力降低也是影响梨保鲜期的重要因素。果实失水5%就会失去商品价值,抗氧化能力下降会对细胞膜产生伤害,加剧衰老。因此,减少果实失重率、维持氧化还原水平并且减弱乙烯的影响是保鲜梨果实的一个重要思路。羧甲基壳聚糖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成膜性和透气性等特点,可以有效延长食品的保鲜期,羧甲基壳聚糖已应用于梨的涂膜保鲜,但存在单独保鲜效果较差和保湿性弱的问题。茶多酚,是茶叶中所含的一类多羟基类化合物,和多元醇结构类似,主要化学成分为儿茶素类(黄烷醇类)、黄酮及黄酮醇类等化合物的复合体。茶多酚除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还具有抑菌作用。茶多酚保鲜中存在着作用时间短、不易和果实接触等问题。褐藻胶寡糖是海藻胶的降解产物,是由2~10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低、溶解性能好、保湿性好且安全无毒,还具有很多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抑菌、促生长、提高对病虫害的抵抗力等,目前还未应用于果蔬保鲜。
因此综合利用乙烯受体抑制剂1-MCP,并结合具有保湿、抗氧化、成膜性的天然产物将有助于乙烯敏感型水果的保鲜。目前尚未见液态1-MCP结合茶多酚、羧甲基壳聚糖、褐藻胶寡糖保鲜乙烯敏感型水果的报道,发明一种同时利用四种物质的保鲜方法将有助于节省人工、提高保鲜效果。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保鲜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减缓梨采后的衰老进程,提高采后的抗性和耐贮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梨果实的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保鲜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梨果保鲜剂,每百分重量份的保鲜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羧甲基壳聚糖1.5~2.0份;
茶多酚0.2~0.4份;
褐藻胶寡糖0.5~1.0份;
1-MCP 0.0002-0.0004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80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藕尖冷冻干燥保护剂
- 下一篇:一种可旋转的广告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