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本体着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8940.4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5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廖仲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仲明 |
主分类号: | C03C21/00 | 分类号: | C03C21/00;C03C17/09;C03C17/06;C03C17/23;C03C17/2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本体 着色 方法 | ||
1.一种玻璃本体着色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一块玻璃本体,利用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与玻璃本体表面的部分Na+、K+、Zn+或Si+进行离子交换,交换出来的Na+、K+、Zn+、Si+金属氧化物在玻璃表面析晶,或在高温作用下由形成气体空中挥发,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离子向玻璃表面内部扩散,构成表层含有彩色的玻璃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本体玻璃着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是银、铜、铁、铬或钛,置换玻璃本体中的Na+、K+、Zn或Si+离子,金属离子向玻璃本体表层内部扩散表层形成彩色本体玻璃;所述的金属氧化物是指氯化物、硝化物,置换玻璃本体中的Na+、K+、Zn或Si+离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本体玻璃着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换前,在玻璃本体表面通过真空溅射、喷镀金属层或金属氧化层,随即进行加温至高温再进行离子交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本体玻璃着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度为300~6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本体玻璃着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层或金属氧化层的厚度控制在20-100u。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本体玻璃着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本体表面一面、双面、单双同时、单面局部、双面局部进行一种或多种金属的不同面积的离子交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本体玻璃着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彩色的玻璃本体表层再利用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与玻璃本体表面的部分Na+、K+、Zn+或Si+进行离子交换,形成含另一种颜色的玻璃本体表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仲明,未经廖仲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89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