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藻酸钠包埋法制备植物源杀螺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68963.5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6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方从兵;陶晓;陆殷殷;冯欢;谢兴斌;郝福玲;孙培培;赵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N25/28;A01P9/00;B01J13/14 |
代理公司: | 合肥昊晟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3 | 代理人: | 王林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藻 包埋 法制 植物 源杀螺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藻酸钠包埋法制备植物源杀螺剂的方法。将千金藤碱粉末用少量95%乙醇溶解,并配制15~30g/L海藻酸钠溶液;将千金藤碱加入到海藻酸钠溶液中,搅拌均匀;用注射器将混合溶液滴入5~15g/L的CaCl2溶液中,静置交联;将得到的凝胶微球清洗、干燥后冷藏备用。本发明以千金藤碱为杀螺活性成分,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制备杀螺剂,不仅具有植物源杀螺剂绿色环保的优势,而且,杀螺有效成分被包埋,在施用中遇水不易溶出,具有稳定和显著的杀螺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杀灭钉螺的药剂制备方法,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海藻酸钠包埋法制备植物源杀螺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地方性疾病,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的73个国家,患病人数约2亿。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它使疫区居民的日常出行以及淡水资源的使用受到各种限制。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寄主,因此,杀灭钉螺是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环节。
目前,使用的化学杀螺剂如氯硝柳胺等,其优点是有效浓度低,毒效快,但缺点也同样明显:该杀螺剂污染环境,在水中迅速产生代谢变化,半衰期短,有效作用时间不长,对鱼类毒性很大,人接触后往往产生不良反应,而且,化学杀螺剂的长期使用可能会造成钉螺产生耐药性。因此,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找高效、低毒的杀螺药剂。
先期研究发现,千金藤碱作为一种植物提取物杀螺剂,具有效果稳定、无毒副作用、无残留、对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其半致死剂量LD50为6.25mg/L,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植物源杀螺剂(参见中国发明专利ZL201310571603.2)。但是,该杀螺剂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受到限制,如采用常规的水剂或粉剂进行浸杀、喷洒方法,为使杀螺剂达到有效浓度,需要施用的药剂量大,容易对水体和其他生物造成其他可能的污染和伤害;如果采用颗粒剂进行毒饵诱杀,因为千金藤碱溶于水,以淀粉等作为常规助剂制备的颗粒剂,在实际使用中千金藤碱易于溶出,而被环境稀释,大大降低了杀螺效果。因此,合理制备剂型的选择成为制约千金藤碱在杀螺应用实践中的瓶颈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海藻酸钠包埋法制备植物源杀螺剂的方法,能够实现对杀螺成分的有效包埋。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千金藤碱粉末用体积浓度95%乙醇溶解,千金藤碱粉末和乙醇的料液比为
4~8mg:1mL;
(2)配制15~30g/L海藻酸钠的水溶液;
(3)将千金藤碱加入到海藻酸钠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
(4)用注射器将步骤(3)的混合溶液滴入5~15g/L的CaCl2溶液中,静置交联;
(5)将得到的凝胶微球清洗、干燥后冷藏备用。
所述注射器的口径为1.6~2mm。注射器的口径能够确保制备的凝胶微球尺寸合适,配合钉螺方便食用。
所述步骤(1)的千金藤碱粉末中含有其他杀螺剂化合物,可以选用白屈菜红碱,实现灭螺增效。
本发明的杀螺活性成分是采用千金藤碱,可以仅含有千金藤碱作为唯一的杀螺活性成分,也可以包括除千金藤碱以外的其他杀螺剂化合物,如白屈菜红碱等。
一种海藻酸钠包埋法制备植物源杀螺剂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杀螺剂。
所述杀螺剂为凝胶微球,所述杀螺剂的直径为1.6~2mm。便于钉螺食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89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