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的氨基葡萄糖发酵补料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9552.8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3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卢伟;梁剑光;张弘治;刘长峰;卢健行;赵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润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泰市佑德生物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3/00 | 分类号: | C12P13/00;G01N21/359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37224 | 代理人: | 刘亚宁 |
地址: | 271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红外 光谱 快速 测定 氨基 葡萄糖 发酵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的氨基葡萄糖发酵补料控制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氨基葡萄糖(GlcN),又名氨糖,是葡萄糖的一个羟基被一个氨基取代后的化合物,又名葡萄糖胺,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参与肝肾解毒,发挥抗炎护肝作用,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症和胃溃疡有良好的疗效,还可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饲料添加剂中。而氨基葡萄糖在微生物细胞内主要以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的形式存在。氨基葡萄糖几乎分布于人体所有组织,参与构造人体组织和细胞膜,是蛋白多糖大分子合成的中间物质,它可合成黏多糖、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特别是合成那些关节软骨以及滑液分子的中间物,是人体及动物体内关节组织中糖蛋白的天然成分,在动物和人体内由葡萄糖氨基化内源性生物合成。体外研究也已显示,氨基葡萄糖能激化蛋白多糖的合成以及通过关节软骨增加硫酸盐的吸收,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氨基葡萄糖具有抗骨关节炎作用和抗肿瘤活性等。
近年来,氨基葡萄糖发酵产品国内相继地研制成功,并作为原料药大量出口,但其发酵生产工艺各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目前,生产Glc N的方法主要有3种,即酸水解法、酶解法及微生物发酵法。前两种方法的生产原料基本上来源于虾蟹的外骨骼,即从虾蟹壳中提取甲壳素与壳聚糖,再经酸解或酶解获得Glc N。高浓度的盐酸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能够将虾蟹壳中的甲壳素与壳聚糖降解为Glc N,但由于浓盐酸的大量使用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将逐步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限制;酶解法是利用壳聚糖酶对虾蟹壳进行降解,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环境污染。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氨基葡萄糖,主要采用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的方法发酵生产,发酵过程中涉及测定参数众多,特别是发酵控制补料工艺,是决定氨基葡萄糖工艺水平的关键,补料工艺参数会较大影响发酵结果和产品质量。而近红外光谱主要反映分子中含氢基团(C-H,N-H,O-H)振动的合频与各级倍频的吸收信息,具有丰富的化学信息量,近红外光谱以此为基础对有机物组成和性质信息进行分析。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充分利用全谱段或多波长光谱信息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该技术是多种组分同时测定,且具有量化、无损、实时监控的特点。国内氨基葡萄糖发酵法工艺主要建立在传统的在线pH、溶解氧控制;离线测定过程参数,如发酵液中氨基葡萄糖含量、培养基中残糖(葡萄糖)含量以及副产物谷氨酸含量等指标。传统的发酵补料参数控制存在滞后,对氨基葡萄糖发酵工艺不稳定,造成产量和产品质量也不稳定的不良后果。目前还未见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的氨基葡萄糖发酵工艺。
氨基葡萄糖采用微生物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发酵,利用高密度发酵技术,发酵过程中菌体浓度与产量极大相关,因此,过程控制成为提高氨基葡萄糖发酵产量的重要因素。江南大学陈欣(江南大学博士论文:代谢工程改造大肠杆菌发酵生产氨基葡萄糖及过程优化与控制,陈欣)提出了氨基葡萄糖发酵过程中分阶段葡萄糖流加策略,即在发酵的前2h内不流加,2-10h采用指数流加,10-16h之后变换为恒速流加,提高了氨基葡萄糖的产量和生产强度,同时也研究了不同溶氧DO水平(10、20、30、40%)对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生产氨基葡萄糖的影响,对发酵过程中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比较,发现DO与发酵产物氨基葡萄糖和乙酰氨基葡萄糖比合成速率之间的规律,并进行了溶氧水平控制的优化,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分阶段溶氧水平控制策略,即在发酵的前2h内控制DO水平为20%,2-8h控制DO水平为30%,8-12h控制DO水平为40%,12-18h控制水平DO为30%,在此条件下,氨基葡萄糖的产量和生产强度较不控制溶氧时有了明显提高。除此之外,目前有关氨基葡萄糖发酵补料(补糖)方法并未见报道,然而,该方法只是在理论上可行,在实际生产中难以实现如此精确的控制。常见的比较现实的控制补糖方法是控制残糖浓度、控制菌体生长速率,然后确定在适当的OD值开始补糖。但现有的菌体浓度(OD)和残糖测定采用是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时间比较长,往往测定数据需要几个小时以上,这对快速生长的大肠杆菌控制比较滞后,耽误控制的关键时间和关键点。因此,为了快速准确控制氨基葡萄糖生产过程中补料(补糖)工艺,最直接明显的方法是控制生长速度与OD值、氨基葡萄糖产物、残糖含量、pH等。本发明利用近红外光谱建立菌体浓度(OD)、残糖浓度及产物含量之间的模型,从而建立了氨基葡萄糖的发酵补料工艺方法。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润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泰市佑德生物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润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泰市佑德生物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95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连续法生产不同分子量聚苹果酸的方法
- 下一篇:D‑苯丙氨酸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