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防缝控温浇筑方法及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9963.7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4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宣鹤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曹丽 |
地址: | 445099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筑 底板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 基础底板 控温 通水冷却装置 蓄热 浇筑混凝土 保温措施 通水冷却 冷却水 保湿 拆模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防缝控温浇筑方法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底板混凝土的待浇筑空间内布置通水冷却装置,使用冷却水进行通水冷却;向所述待浇筑空间浇筑混凝土;对浇筑完毕的底板混凝土的表面采取蓄热保湿保温措施;对底板混凝土拆模。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防缝控温浇筑方法及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深入发展,大量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得到兴修,如大坝、水电站、引水和泄水建筑物等。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其中,混凝土温度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质量控制要点。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应力及温度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施工中,由于施工原因、温差大和混凝土本身变形及约束等一系列问题,混凝土常常出现温度裂缝,包括一些细微裂缝及贯穿裂缝。基础底板的混凝土裂缝不仅破坏了结构整体性,也大大影响了底板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如何采取合理的温控防裂措施,以避免大闸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防缝控温浇筑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防缝控温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底板混凝土的待浇筑空间内布置通水冷却装置,使用冷却水进行通水冷却;
向所述待浇筑空间浇筑混凝土;
对浇筑完毕的底板混凝土的表面采取蓄热保湿保温措施;
对底板混凝土拆模。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通水冷却装置包括沿高程方向分多层布置的若干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采用外径32mm、内径25mm的HDPE塑料材质,其上下层间距为0.7-0.9m。冷却水管采用HDPE塑料材质制成,具有高导热性,可以对混凝土起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当这种规格的冷却水管的间距处在这一范围时,可以使混凝土很好的适应先通水,后浇筑的情况,并且既能起到对混凝土足够的冷却效果,避免产生裂缝,又可以保证基础底板混凝土的整体性,保证底板的力学性能。
进一步的,进行所述通水冷却时,不间断连续通水至少7天,冷却水的进水口水温不高于15℃。
进一步的,在混凝土浇筑前三天,所述冷却水的通水流量保持在5.9-6.1m
针对冷却水管的上述布置方式,详细设计了冷却通水的流量和方向,实践证明该方案可以保证底板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极大程度的降低混凝土温升,从而降低了内外温差、温度应力,避免裂缝的产生。此外,传统的施工方法中,自始至终都是每隔固定的设定时间来变换通水方向的。本申请注意到了变换通水方向的时间间隔对混凝土降温的影响,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变换通水方向的时间间隔不同,可以提高冷却效率,在一定时间内尽快达到冷却效果。
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浇筑混凝土时的入仓温度小于28℃。在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浇筑混凝土时,布设智能温控监测系统,所述智能温控监测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应力传感器、应变片、和主机,所述主机通过无线接收装置接收所述混凝土的相关物理参数,对所述物理参数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向通水冷却装置发出调节流量的反馈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宣鹤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宣鹤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99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直径钢护筒三框式导向架
- 下一篇:一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