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化上料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70103.5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6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黄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玉春 |
主分类号: | B22D17/30 | 分类号: | B22D1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料气缸 驱动电机 上料结构 自动化 支撑架 工作台 料斗 压铸 支撑杆顶部 滑轨滑动 人工作业 生产安全 无人作业 伸缩杆 压铸机 滑轮 滑轨 上料 丝杆 丝杠 驱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上料结构,包括工作台、料斗和支撑架,工作台设置在支撑架的支撑杆顶部,还包括取料气缸和驱动电机,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滑轨,所述取料气缸通过滑轮与滑轨滑动连接,取料气缸的伸缩杆连接所述料斗,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丝杆与取料气缸连接。本发明设计新颖,操作方便,设置丝杠和取料气缸驱动的自动化的压铸机上料机构,实现了压铸机上料的无人作业,克服了人工作业存在的上料量不均匀和存在生产安全隐患的问题,保证了压铸机产品的质量和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料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上料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压铸机的上料都是人工将物料从加热炉中添加到压铸机的料仓内,人工加料存在以下问题:1、人工取料存在随机性,必然造成人工加料的量的不稳定性,从而也会造成产品的质量不稳定,加料量大的时候,模腔内的压力增大,造成产品边缘的毛刺较多,当加料量小的时候,产品内可能存在气孔,影响了产品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设计新颖,操作方便,节省人力的自动化上料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发明的自动化上料结构,包括工作台、料斗和支撑架,工作台设置在支撑架的支撑杆顶部,还包括取料气缸和驱动电机,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滑轨,所述取料气缸通过滑轮与滑轨滑动连接,取料气缸的伸缩杆连接所述料斗,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丝杆与取料气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工作台一端,工作台另一端设置有挡板。
作为优选,所述滑轮为两个,两滑轮通过连杆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设计新颖,操作方便,设置丝杠和取料气缸驱动的自动化的压铸机上料机构,实现了压铸机上料的无人作业,克服了人工作业存在的上料量不均匀和存在生产安全隐患的问题,保证了压铸机产品的质量和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的自动化上料结构,包括工作台、料斗1和支撑架,工作台设置在支撑架的支撑杆顶部,还包括取料气缸4和驱动电机5,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滑轨2,所述取料气缸4通过滑轮3与滑轨2滑动连接,取料气缸4的伸缩杆连接所述料斗1,所述驱动电机5通过丝杆与取料气缸4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设置在工作台一端,工作台另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滑轮为两个,两滑轮通过连杆7连接。
本发明设计新颖,操作方便,设置丝杠和取料气缸4驱动的自动化的压铸机上料机构,实现了压铸机上料的无人作业,克服了人工作业存在的上料量不均匀和存在生产安全隐患的问题,保证了压铸机产品的质量和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玉春,未经黄玉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01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