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炒锅移动控制装置与适用于全自动炒菜机的炒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0125.1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9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许锦标;何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爱餐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7 上海市松江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炒锅 移动 控制 装置 适用于 全自动 炒菜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炒锅移动控制装置,包括两套移动控制组件;每套移动控制组件包括伸缩杆、移动连接件以及炒锅移动直线电机;两个移动连接件分别设置在炒锅的两侧;伸缩杆的一端与对应的炒锅移动直线电机的驱动端子连接,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移动连接件连接。通过在炒锅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作同向直线运动的移动控制组件,带动炒锅沿直线运动,使得炒锅能够很好地与其他装置如锅盖进行配合,进一步提高了炒菜机的自动化,提高了炒菜机的工作效率。设置两套移动控制组件的优点在于更好地对炒锅承重,防止炒锅向一侧倾斜,提高了结构稳定性。本发明还同时提出了一种包括上述炒锅移动控制装置的适用于全自动炒菜机的炒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炒锅移动控制装置与适用于全自动炒菜机的炒锅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的烹调文化博大精深、方式变化繁多,其中主要烹调技法包括炒、焖、炸、煮、蒸、煎、烤等,各种烹调方式的实质是被烹调物经过不同搭配以及各种预期火候状态后,烹调得到干变万化的具有小同口味物点和风味效果的各种菜式,迄今为止,烹调仍然主要是一种经验和手工为主的技艺,对操作人员技术的要求很高。
现有也出现了一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炒菜机,其可包括但不限于:炒锅装置、锅盖、上料装置、洗锅装置等,炒锅装置可以模拟厨师的动作进行翻炒。锅盖、上料装置、洗锅装置等装置都是围绕在炒锅装置的不同工位布置的,炒锅装置转动至某一工位时就与对应的装置配合以完成某一操作。例如,在进行炒菜时,锅盖要与炒锅配合,封盖住炒锅;或者,在上料时,上料装置的出口要与炒锅对接。由于现有的炒锅装置都只能在炒菜机的固定位置上进行旋转或者翻转,使得炒锅装置难以自动地与其他装置进行配合。例如,在炒锅炒菜时自动闭合锅盖,在炒菜过程中常常需要人为操作闭合,或者使用的锅盖控制装置仅仅是靠锅盖自身重力闭合,无法将锅盖紧闭炒锅口,紧密性较差,导致炒菜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炒锅装置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炒锅移动控制装置与适用于全自动炒菜机的炒锅装置,其可以在原有能够转动工位的基础上,炒锅能够进一步移动,使得炒锅能够很好地与其他装置如锅盖进行配合,进一步提高了炒菜机的自动化,提高了炒菜机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炒锅移动控制装置,所述炒锅移动控制装置包括两套移动控制组件;每套所述移动控制组件包括伸缩杆、移动连接件以及固定在炒菜机的内部的炒锅移动直线电机;两个所述移动连接件用于与炒锅的两侧连接;在同一套移动控制组件中,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炒锅移动直线电机的驱动端子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移动连接件连接。
优选地,每套移动控制组件还包括固定在炒菜机内部的移动导轨,两套所述移动控制组件中的移动导轨相互平行;所述伸缩杆以及所述移动连接件位于对应的所述移动导轨上以使得所述炒锅移动直线电机驱动所述炒锅装置以平行于所述移动导轨的方向作定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炒锅移动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移动连接件上的上位传感器和下位传感器。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全自动炒菜机的炒锅装置,包括炒锅、炒锅工位控制装置以及上述的炒锅移动控制装置;
所述炒锅工位控制装置用于将所述炒锅固定在所述炒锅移动控制装置上,并控制所述炒锅翻转以使所述炒锅到达相应的工位进行相应的操作;
所述炒锅移动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炒锅工位控制装置在炒菜机内部定向移动以带动所述炒锅在炒菜机内部定向移动;
所述炒锅工位控制装置以及所述炒锅移动控制装置均与炒菜机的主控装置连接,以接收所述主控装置根据预设的菜谱指令而发出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对所述炒锅执行翻转以及移动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爱餐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爱餐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01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