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车载后视镜的车内一氧化碳浓度检测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70629.3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8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黄承恩;吕长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问众智能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2 | 分类号: | B60R1/12;B60R16/023;B60Q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车载 后视镜 一氧化碳 浓度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车载智能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车载后视镜的车内一氧化碳浓度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车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公认的威胁人体健康的严重环境污染。冬季天气比较寒冷,车内多数都安装了车用空调或暖气,而大多数人没有开窗的习惯,车内长时间保持的封闭空间会导致车内一氧化碳浓度升高,当一氧化碳浓度过高时,会导致车内人员一氧化碳中毒现象。
为了有效降低车内一氧化碳对车内人员的伤害,通常会在车内安装空气检测装置,实现对车内空气质量地实时检测。当空气检测装置检测到一氧化碳浓度超出阈值时,会打开车窗改善车内空气质量。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现有的车载空气检测装置包括触发电路、传感器、比较器以及继电器等器件,功能单一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独立安装,安装过程繁琐且安装收费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车载后视镜的车内一氧化碳浓度检测的方法和装置,以实现安全、智能的车内一氧化碳浓度提醒功能,防止车内人员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现象,同时能够节省空气检测装置的安装以及安装费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载后视镜的车内一氧化碳浓度检测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检测车内一氧化碳浓度;
判断所述车内一氧化碳浓度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若超过,执行报警操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载后视镜的车内一氧化碳浓度检测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车内一氧化碳浓度;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车内一氧化碳浓度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处理模块,用于若超过,执行报警操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载后视镜的车内一氧化碳浓度检测的方法,包括:
通过内置于车载后视镜中的一氧化碳传感器实时获取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
如果确定获取的所述一氧化碳浓度超过一氧化碳门限浓度,则执行对应的浓度超标处理策略。
进一步地,确定获取的所述一氧化碳浓度超过一氧化碳门限浓度,包括:
实时检测内置于所述车载后视镜中的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结果;
如果确定所述电压比较器输出第一电平值,则确定所述获取的所述一氧化碳浓度超过一氧化碳门限浓度;
其中,所述电压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压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浓度门限电压相连,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车载后视镜的处理器相连;
所述浓度门限电压与一氧化碳门限浓度相匹配,所述第一电平值用于指示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获取的一氧化碳浓度超过所述一氧化碳门限浓度。
进一步地,如果确定获取的所述一氧化碳浓度超过一氧化碳门限浓度,则执行对应的浓度超标处理策略,包括:
如果确定获取的所述一氧化碳浓度超过一氧化碳门限浓度,则以中断的方式,执行对应的浓度超标处理策略;
其中,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车载后视镜的处理器中的设定中断接口相连。
进一步地,执行对应的浓度超标处理策略,包括:
以语音播报或者提示音的方式,输出一氧化碳浓度超标预警提示信息;和/或
在所述车载后视镜的显示屏幕中,以图形化的形式输出所述一氧化碳浓度超标预警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执行对应的浓度超标处理策略,包括:
将浓度超标信息发送至相连接的车机端,控制所述车机端开启车辆的外循环功能。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载后视镜的车内一氧化碳浓度检测的装置,包括:
浓度检测模块,用于通过内置于车载后视镜中的一氧化碳传感器实时获取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
浓度超标处理模块,用于如果确定获取的所述一氧化碳浓度超过一氧化碳门限浓度,则执行对应的浓度超标处理策略。
进一步地,所述浓度超标处理模块,具体还用于:
实时检测内置于所述车载后视镜中的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结果;
如果确定所述电压比较器输出第一电平值,则确定所述获取的所述一氧化碳浓度超过一氧化碳门限浓度;
其中,所述电压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压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浓度门限电压相连,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车载后视镜的处理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问众智能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问众智能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06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