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环对接辅助装置和更换盾尾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1345.6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2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曹耀东;李应川;和丽钢;普国江;华石坤;梁智坤;刘长林;王宁;方涛;李木秋;谢建刚;王运强;史志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亢能 |
地址: | 650224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接 辅助 装置 更换 盾尾刷 方法 | ||
1.一种管环对接辅助装置的更换盾尾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环对接辅助装置包括设于两个管环对接端面之间的若干引导单元和设于其中一侧管环端面上的若干定位单元,设置定位单元的管环外侧设有盾尾刷,所述引导单元包括引导本体,引导本体一端设有引导斜面;所述定位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且第一面和第三面垂直于第二面,其中,第一面一端设有定位螺栓连接部,第二面上设有定位螺栓连接孔,第三面上设有与引导单元形状配合的定位槽;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盾构掘进过程中调整盾构机姿态及盾尾间隙,并在盾壳内拼装第一管环;
步骤(2)通过盾尾后部管片上的注浆孔和盾体周边的注浆孔注入隔水性浆液;
步骤(3)利用推进油缸和辅助推杆将盾壳内的第一管环全部推出盾壳,直至第一管环端部距离盾尾800~1000mm时停止推进;
步骤(4)检查及更换位于第一管环外侧的全部盾尾刷,同时,根据第一管环的连接螺栓孔的位置安装引导装置,其中,引导装置沿开挖面设置,一端抵接第一管环,另一端面对盾尾刷;
步骤(5)盾尾刷更换安装完成后,先进行盾尾刷手涂油脂的涂抹工作,待手涂油脂验收合格后,在盾壳内管片拼装区域利用盾构机管片拼装机重新拼装第二管环;第二管环拼装成环后,利用盾构机推进油缸拼装模式将第二管环慢慢向后推出约500~700mm后停止推进,然后再拼装第三管环;
步骤(6)待第三管环拼装完成后,利用盾构机推进油缸拼装模式将第二管环和第三管环慢慢向后推出,直至第二管环端面推出最后一道盾尾刷80~120mm时停止推出;
步骤(7)根据第二管环的端面形状和螺栓孔的位置,在第二管环端面上安装定位装置;
步骤(8)待定位装置全部安装完成且验收合格后,启动推进油缸继续推出第二管环,待第二管环端面与第一管环端面的距离达到60~80mm时,停止推进,拆除导向装置;
步骤(9)导向装置拆除后,继续推出第二管环,直至第二管环端面与第一管环端面对接,且第一管环与第二管环的螺栓孔对应,然后安装纵向连接螺栓;
步骤(10)完成盾尾刷的更换和管环对接的全部工作,盾构机恢复正常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干引导单元和定位单元分布于管环两端的中部和底部,中部和底部的相邻引导单元和定位单元之间与管环圆心的夹角为2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导单元的引导本体一端横截面大于另一端横截面,且从一端到第一长度距离,引导本体横截面不变,从第一长度距离到另一端,横截面从顶部和两侧方向逐渐收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导本体另一端设有引导平面,引导平面与引导斜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导斜面上还设有盾尾刷接纳部,盾尾刷接纳部高度低于引导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位螺栓连接部与第一面呈一定夹角,第三面长度小于第一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导单元一端高度约等于管环外弧面至开挖面的距离,另一端高度约等于盾壳厚度,且另一端面对盾尾刷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134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箱涵搭接结构的箱涵中继顶推系统
- 下一篇:一种隧道施工用盾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