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水式健身自行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72540.0 | 申请日: | 2017-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2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伍国果;金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69/16 | 分类号: | A63B69/16;A63B22/08;D06F49/04;D06F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水 健身 自行车 装置 | ||
1.一种脱水式健身自行车装置,包括支撑车架(2)、脚踏板(3)、车座(8)和配重轮(1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钉(1)有八个,车架(2)下方设置四个支撑钉(1),脱水装置支架(25)下方设置三个支撑钉(1),配重轮支架(12)下方设置一个支撑钉(1),且脱水装置支架(25)和配重轮支架(12)的支撑钉(1)略高于车架(2)所用支撑钉(1);在车架(2)离地面约1米处车架(2)设置大平面,在车架(2)离地面约1.2米处设置车座(8),所述车座(8)略高于车架(2)的大平面,在车座(8)前方约0.6米长处设置把手(9),所述把手(9)有两个,两个把手(9)通过连杆(10)连接,连杆(10)长度略宽于人体肩宽,在连杆(10)中间设置弧形连杆(11)与车架(2)连接,弧形连杆(11)垂直高度高于车座(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水式健身自行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8)和把手(9)以下车架(2)上设置了链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6)、第二传递齿轮(38)、传动链条(7)、脚踏板(3)、主动轴(5)、中间轴(37),所述中间轴(37)设置在把手(9)以下离合主轴(18)以上的车架(2)上,在车架(2)上设置通孔,通过第二轴承(39)将中间轴(37)与车架(2)连接,所述主动轴(5)设置在车座(8)以下的车架(2)上,在车架(2)上设置通孔,通过第二轴承(39)将主动轴(5)与车架(2)连接;所述脚踏板(3)设置在主动轴(5)的两侧,用脚踏板连杆(4)与主动轴(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水式健身自行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2)的两侧分别设置脱水桶装置和配重轮装置,所述脱水桶装置位于车架(2)左边,配重轮装置位于车架(2)右边,配重轮支架(12)一侧通过螺钉与车架(2)固定,另一侧设置一个支撑钉(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脱水式健身自行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轮支架(12)上设置配重轮支撑座(13),通过螺栓与配重轮支架(12)连接,所述配重轮支撑座(13)有两个,两个配重轮支撑座(13)上打通孔,中间为健身所用配重轮(16);在配重轮(16)一侧设置有阻力调节器(14),通过调节阻力片(41)与配重轮(16)之间的松紧程度来改变阻力大小,在配重轮(16)另一侧为双向离合机构,通过双向离合机构来设置健身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脱水式健身自行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轮(16)两侧均设置的第二轴承(39),其中配重轮主轴(36)通过两个第二轴承(39)将配重轮(16)挂于配重支撑座(13)上,所述配重轮主轴(36)一端为终止端,另一端与双向离合器连接,所述阻力调节器(14)包括阻力片(41)和阻力调节杆(42),阻力片(41)一侧与配重轮(16)接触,另一侧设置阻力调节杆(42),阻力调节杆(42)通过螺纹固定在配重轮支撑座(13)上,通过双向离合机构设置在把手(9)以下的车架(2)上,双向离合机构包括离合器,所述离合器有两种,分别为两个,其中一种设置在离合主轴(18)两端,另一种分别设置在配重轮主轴(36)和脱水桶主轴(31)上,离合主轴(18)上的第一离合器(17)与配重轮主轴(36)和脱水桶主轴(31)上的第二离合器(32)配合,且离合主轴(18)的轴线与配重轮主轴(36)和脱水桶主轴(31)的轴线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水式健身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离合机构还包括位于离合主轴(18)上方的拨叉机构,所述拨叉机构由双头连杆(19)、操纵杆(20)、长连杆(21),所述双头连杆(19)一端设置为弧形,与离合主轴(18)上第一离合器(17)配合,另一端设置为圆形套筒结构,套在长连杆(21)上,所述操纵杆(20)焊接在双头连杆(19)的圆形套筒一端,拨动操纵杆(20)时将使离合主轴(18)上的第一离合器(17)作轴向运动,与脱水桶主轴(31)和配重轮主轴上(36)的第二离合器(32)配合,所述离合主轴(18)上的第一离合器(17)小端设计径向凹槽(40),与双头连杆(19)的弧形端配合,大端设计有轴向凹槽(35),用于动力输出连接,配重轮主轴(36)和脱水桶主轴(31)上第二离合器(32)大端设计轴向凹槽(35),与离合主轴(18)上的第一离合器(17)大端配合,小端为光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25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球综合训练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滑雪场地的智能防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