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箱门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73303.6 | 申请日: | 2018-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0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许永超;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市新康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3/08 | 分类号: | F25D23/08;C08L25/06;C08L63/00;C08L101/00;C08L83/10;C08K13/04;C08K7/14;C08K3/32;C08K3/013;C08J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门 内壳体 保温层 外壳体 耐磨装饰层 防潮膜 胶料 制备 环氧树脂 制造 聚硅氧烷共聚物 大孔吸附树脂 聚苯乙烯树脂 物理化学性质 纳米陶瓷粉 保温材料 保温性能 玻璃纤维 导热系数 聚磷酸铵 聚碳酸酯 使用寿命 羟基喹啉 多菌灵 发泡剂 防水剂 耐潮湿 热压印 稳定剂 烘干 耐磨 定型 热压 填充 体内 | ||
1.冰箱门,包括外壳体(1)和内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和内壳体(2)之间填充保温层(3),且外壳体(1)远离内壳体(2)的一侧热压印耐磨装饰层(4),所述内壳体(2)远离外壳体(1)的一侧贴防潮膜(5),所述保温层(3)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环氧树脂36~48份,聚苯乙烯树脂48~64份,大孔吸附树脂6~10份,纳米陶瓷粉6~12份,玻璃纤维8~16份,聚磷酸铵2~4份,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共聚物3~6份,8-羟基喹啉0.5~0.8份,多菌灵0.3~0.5份,发泡剂0.3~1.8份,防水剂0.1~0.3份,稳定剂0.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3)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环氧树脂38~44份,聚苯乙烯树脂52~60份,大孔吸附树脂6~10份,纳米陶瓷粉8~10份,玻璃纤维10~14份,聚磷酸铵2~4份,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共聚物3~6份,8-羟基喹啉0.5~0.7份,多菌灵0.3~0.5份,发泡剂0.5~1.5份,防水剂0.1~0.3份,稳定剂0.8~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3)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环氧树脂40份,聚苯乙烯树脂56份,大孔吸附树脂8份,纳米陶瓷粉9份,玻璃纤维12份,聚磷酸铵3份,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共聚物4.5份,8-羟基喹啉0.6份,多菌灵0.4份,发泡剂1份,防水剂0.2份,稳定剂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聚苯乙烯树脂和大孔吸附树脂的质量比为4~7:6~9: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陶瓷粉和玻璃纤维的质量比为2~4:3~5。
6.冰箱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环氧树脂36~48份,聚苯乙烯树脂48~64份,大孔吸附树脂6~10份,纳米陶瓷粉6~12份,玻璃纤维8~16份,聚磷酸铵2~4份,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共聚物3~6份,8-羟基喹啉0.5~0.8份,多菌灵0.3~0.5份,发泡剂0.3~1.8份,防水剂0.1~0.3份,稳定剂0.5~1.5份的比重称取原料,备用;
S2、将环氧树脂、聚苯乙烯树脂和大孔吸附树脂加热熔化,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得树脂胶料;
S3、向树脂胶料中依次加入8-羟基喹啉、多菌灵、聚磷酸铵、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共聚物、防水剂和稳定剂,继续搅拌混合,待混合均匀后分散纳米陶瓷粉、玻璃纤维以及发泡剂,继续搅拌混合,待混合均匀得保温层胶料;
S4、将保温层胶料注入到外壳体(1)的凹槽内,并进行发泡、烘干处理,然后将内壳体(2)与填充过保温层胶料的外壳体(1)固定,再在外壳体(1)远离内壳体(2)的一侧热压印耐磨装饰层(4),在内壳体(2)远离外壳体(1)的一侧贴防潮膜(5),再将整体进行烘干处理,冷却到室温即得冰箱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市新康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市新康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330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库大门防雾型多气流风幕
- 下一篇:冰箱及其内饰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