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流体学理论的一种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74220.9 | 申请日: | 2017-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4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照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国平 |
主分类号: | A45B11/00 | 分类号: | A45B11/00;A45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83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囊 犄角 雨伞 流体学 排气口 伞面 进气口 风雨天气 空气流动 气流循环 能力强 伞骨 伞头 上翻 应用 出行 造型 | ||
本发明创造基于流体学理论的一种应用包括:伞头、伞面排气口、伞骨、伞面、犄角排气囊、犄角排气囊进气口、犄角排气囊排气口,属于空气流动学技术领域,该雨伞造型简单,造价低廉,利于伞下气流循环,降低了空气对伞的阻力和伞下温度,耐风能力强,防止雨伞上翻,操作起来与普通雨伞无异,大大方便了人们在风雨天气的出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空气流动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流体学理论的一种应用。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雨伞可以为我们挡雨、遮阳,阴雨天和艳阳天为我们提供便利。但是,当阴雨天遇上大风时,雨伞常常会被风吹致上翻,伞架也常常因此折断,并且当天气过于炎热时,伞下气温急剧升高使人头晕目眩。为此,我通过反复观察和研究,设计了一种简易防风降温雨伞。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基于流体学理论的一种应用。
基于流体学理论的一种应用的解决方案是:
常用雨伞呈拱形,当大风吹来时,雨伞上方气流流速快,压强小,雨伞下方流速慢压强大,雨伞上下表面的压强差使伞面受力而向上翻。同时在高温天气的情况下,伞下气流流通不畅,会使热气流在伞下集聚,排出受阻,伞下气温升高,会使人感到头晕目眩。
本发明创造基于流体学理论的一种应用包括:伞头、伞面排气口、伞骨、伞面、犄角排气囊、犄角排气囊进气口、犄角排气囊排气口,具体方案是:在通常制伞时,根据伞的大小,在伞表面距伞头10cm左右每两根伞骨中间设置一个直径2-5cm的排气口,犄角排气囊的进气口和伞面排气口的大小一样,将犄角排气囊用缝制和粘接方式固定在伞表面的伞面排气口处,且犄角排气囊的头部向下,在“犄角排气囊”头部朝下一方开设直径约为1-2cm左右的排气小孔,使气流从此孔排出,由于小孔朝下,因此能够防止雨水从小孔渗入雨伞下面。
当无风时,“犄角排气囊”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垂,堵住排气孔,防止雨水下渗;当风雨天气或炎热天气时,伞下气流能够及时通过小孔进入“犄角排气囊”,从“犄角排气囊”头部小孔排出,减小了雨伞下方的压强,又因为小孔处有气流不断排出,阻止了雨水从小孔渗入雨伞内部的可能,使伞内气体不断循环,降低了伞下温度和减小了雨伞下方的压强。
附图说明
如图1为基于流体学理论的一种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为犄角排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伞头;2-伞骨;3-伞面排气口;4-伞面;5-犄角排气囊排气口;6-犄角排气囊;7-犄角排气囊进气口。
该雨伞造型简单,造价低廉,利于伞下气流循环,降低了空气对伞的阻力和伞下温度,耐风能力强,防止雨伞上翻,操作起来与普通雨伞无异,大大方便了人们在风雨天气的出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国平,未经申国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42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四脚拐杖使用更安全省力的方法
- 下一篇:固定式大遮阳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