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生态景观人工湿地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74557.X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1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玄;史会剑;赵友恒;王占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环境规划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37224 | 代理人: | 王书刚 |
地址: | 250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生态景观 人工 湿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污水进行景观化生物处理的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表流人工湿地由于其结构简单、构筑成本低的特点得到广泛应用。污水从湿地表面漫流,在基质表面推流下前进,通过植物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基质的吸附过滤沉降净化污水。人工湿地还有有较好的景观效果。但是,现有的表流人工湿地存在动植物种类单一、生物链断裂(不够完整)的问题,水流距离较短,与池体接触面积小,致使污水净化效果欠佳。
中国专利文献CN101376542公开了一种环流式表流人工湿地,该人工湿地包括床体、进水管、布水管、出水管和水生植物,床体呈环流式,环流式床体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设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出口处设有布水管,出水端设有出水管。该湿地采用环流式床体,在一定占地面积内增加了污水处理能力,但是仍存在动植物种类单一、不够完整的问题。
CN105000672A公开的一种跌水辐流式表流人工湿地,包括由环形隔墙构成且底部与进水管连通的进水区,自内向外依次间隔设置于进水区外侧、且由环形隔墙分隔呈年轮状分布的跌水单元,进水区、跌水单元的环形隔墙自内向外高度依次降低使湿地整体呈锥形;处于高位的进水区、跌水单元外侧的环形隔墙上开设有跌水孔通向与其相邻且处于低位的跌水单元,位于最外侧的跌水单元外侧间隔设有出水管;在进水区内设有固定化EM菌填料层。该湿地占地面积大,构筑复杂,运行管理和维护不便。
此外,现有表流人工湿地虽具有一定景观性,但是只限于种植观赏性植物,对于类似喷泉这样的具有强烈视觉效果的景观却不具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景观型人工湿地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增加生物多样性、处理效果好的立体生态景观人工湿地系统。
本发明的立体生态景观人工湿地系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系统,包括池体,池体内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外堤坝、外环沟道、中间堤坝、内环沟道、内堤坝和储水池;中间堤坝内设置有浅沟道,外堤坝与内堤坝之间设置有隔墙,隔墙两侧分别设置有布水池和出水池,布水池的底部设置有进水管,出水池与储水池之间设置有排水管;储水池内分布有喷管。
所述储水池上设置有盖板。
所述外环沟道和内环沟道的底面由布水池一端向出水池一端倾斜,倾斜度为3%-5%。
所述外环沟道和内环沟道的截面均为倒梯形,侧面坡度均为40°-45°。
所述浅沟道的深度为外环沟道或内环沟道深度的六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在外环沟道和内环沟道内种植对污水具有净化作用的水生植物,在外堤坝、中间堤坝和内堤坝上种植高大乔木或其它观赏植物。运行时,污水由进水管进入布水池的底部,在布水池内初步净化后溢流进入外环沟道、内环沟道和浅沟道,并投放底栖水生动物。水流在外环沟道和内环沟道内的植物间远距离流动,经过植物和水生动物的充分吸附净化,经出水池沉淀后流入储水池,可以由喷管喷出,一方面形成喷泉景观,一方面为堤坝上的植物洒水浇灌,或用作其它用途。
本发明采用内外两道沟槽,且为环形,使得污水运行距离增大,增加了可供生存及栖息生物的多样性,具有喷泉景观,显著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提高了污水净化效果,同时人们也可在堤坝上散步休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生态景观人工湿地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立体生态景观人工湿地系统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2.隔墙,3.布水池,4.外环沟道,5.中间堤岸,6.浅沟道,7.内环沟道,8.储水池,9.喷管,10.排水管,11.出水池,12.池体,13.外堤坝,14.内堤坝,15.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立体生态景观人工湿地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池体12,池体12呈长圆形,其内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外环沟道4、中间堤坝5和内环沟道7,内环沟道7的内侧为储水池8。外环沟道4、中间堤坝5和外环沟道7均为环形,外环沟道4的外侧为外堤坝13,内环沟道7的内侧为内堤坝14。外堤坝13与内堤坝14之间设置有隔墙2,隔墙2两侧分别设置有布水池3和出水池11,布水池3的底部设置有进水管1,出水池11与储水池8之间设置有排水管10。储水池8内分布有喷管9,以形成喷泉景观。为了防止净化后的水质再次污染,储水池8上设置有盖板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环境规划研究院,未经山东省环境规划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45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窗帘面料(41451‑3)
- 下一篇:窗帘面料(61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