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移动式可调节燃气灶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5058.2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0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老健明;何海鹏;汪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好太太电器(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3/14 | 分类号: | F24C3/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7 | 代理人: | 杨静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移动式 调节 燃气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移动式可调节燃气灶,包括灶体,灶体的底部对称设置有四个手动旋转升降装置;所述灶体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气座,进气座上连接有T型管道,T型管道上部的两个接口分别连通有燃气管道;所述灶体的上端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槽,安装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轨道,轨道上滑动连接有灶头,且灶体上设置有传动连接灶头的动力装置。本发明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且可以适用不同的空间,通用性大大增加,方便了日常所需,更具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气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自动移动式可调节燃气灶。
背景技术
所谓燃气灶,系指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燃气灶在燃烧的过程中,释放大量的热量,如果散热效果不好或者回火太大,造成燃气灶中电池、脉冲控制器以及其他的布线的伤害,大大缩短了燃气灶的使用寿命。同时,灶头的位置固定不变,目前房价居高不下,小户型的房子的厨房面积很小,空间利用效率的不同造成燃气灶上方的空间不同,灶头位置不变会带来使用的不变,体积稍大的一些炊具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移动式可调节燃气灶,实现灶头位置可以前后移动,升降柱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手动调节的方式简单可靠,成本低,另外控制器内可以安装有若干程序,控制器根据程序的不同调节调节阀的进气量和进气时间,来烹饪不同的食物,另外,灶头组件可以单独调节也可以一起调节,保证炊具的位置始终处于水平位置,保证火焰热量的最大利用率,本发明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且可以适用不同的空间,通用性大大增加,方便了日常所需,更具灵活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移动式可调节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灶体,灶体的底部对称设置有四个手动旋转升降装置;所述灶体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气座,进气座上连接有T型管道,T型管道上部的两个接口分别连通有燃气管道;所述灶体的上端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槽,安装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轨道,轨道上滑动连接有灶头,且灶体上设置有传动连接灶头的动力装置;所述灶体内设置有控制器,灶体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有触摸显示器,控制器连接外部电源、触摸显示器和动力装置。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手动旋转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灶体侧壁内侧面上的外轴承座和设置在灶体内部的内轴承座,外轴承座和内轴承座之间连接有旋转螺杆,旋转螺杆的外端贯穿外轴承座和灶体侧壁且旋转螺杆的外侧端部安装有旋转把手;所述灶体一侧的下部设置有底座,底座和灶体下端面连通设置有通孔,通孔内滑动连接有升降柱,升降柱的上端设置有齿条,旋转螺杆上固定设置有齿轮,齿轮和齿条啮合实现升降柱的上升和下降。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灶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挡板,安装挡板竖向固定在灶体内;所述内轴承座安装在安装挡板上。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T型管道下端的接口连接有调节阀,调节阀连接控制器。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连接灶头的动力装置包括设置在灶体上的气缸,气缸传动连接灶头;所述气缸连接控制器。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灶头包括滑动连接在滑轨上的灶头底座,灶头底座通过伸缩杆连接气缸;所述灶头底座的上端面上设置有空腔,空腔的底部设置有管道连接座,且空腔的侧面上均匀设置有四个升降装置,每一个升降装置的上端固定有灶头组件,四个灶体灶头组成一个完成的灶头;所述升降装置连接控制器。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连接在空腔内壁上的保护外壳,保护外壳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隔热板且保护外壳的内设置有竖向气缸,竖向气缸的上端传动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的上端设置有斜向安装板,斜向安装板连接灶头组件的下端面;所述竖向气缸连接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好太太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好太太电器(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50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