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5825.X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4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贤;韩利文;张轩铭;周红;安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贤 |
主分类号: | A61K36/704 | 分类号: | A61K36/704;A61K36/739;A61P17/02;A61P31/04;A61P31/02;A61P29/00;A61K31/045;A61K35/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烫伤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两种功效组分a和b组成;组分a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原料为虎杖10~40份,蒲公英5~35份,紫草5~35份,冰片1~20份;组分b活血祛瘀、化腐生肌;原料为大黄10~40份,地榆10~40份,党参1~20份,黄芪1~20份,及鸡蛋清50~200份。本药物组合物按中药功效的不同分别用药,能充分发挥各中药组分的协同功效,较单方给药疗效更加显著且稳定,主要用于烧烫伤初、中期疮面红、肿、热、痛,渗出明显所致之症,减少创面感染,加速创面愈合,有效降低烧烫伤部位溃疡现象的形成,且成本低、无毒副作用;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各项参数可控,利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涉及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具体指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古代医籍文献中有关水火烫伤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武威汉代医简》中,称为“汤火冻”,而《诸病源候论》中又将其称作“汤火疮”,认为其病因是热毒内侵所致。近代中医理论认为烧烫伤是因热所致,除热外还有毒,其病因机制仍是热毒。生产生活中烧烫伤已不仅仅是因水、火所引起,其中化学烧伤、辐射灼伤等也经常发生。
烧烫伤分类采用的是三度四分法。1度烧烫伤只伤及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状层,生发层健在。2度烧烫伤分为浅2度和深2度,前者伤及生发层,甚至真皮乳头层;后者伤及真皮深层。3度烧烫伤伤及全皮层、皮下脂肪,甚至肌肉、骨骼。烧烫伤发生后,皮肤正常的保护功能遭到破坏,神经末梢游离于体表将引起患者剧烈的疼痛;坏死组织富含蛋白质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条件致病菌会定植于烧烫伤创面生长、繁殖,并经开放的毛囊或焦痂进一步扩展到邻近组织;同时,烧烫伤创面早期的炎症往往伴随着机体免疫功能的反应。面对烧烫伤带来的创面疼痛、进行性坏死、易感染、瘢痕难愈合等难题,有效处理创面不仅能减少感染,而且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创面愈合,而有效的药物是有效处理创面的前提。
临床重度烧烫伤多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虽然效果快速显著,但存在刺激性强、副作用大等问题。中医药在治疗烧烫伤方面历史悠久且积累了大量经验,尤其近年来随着中药外治烧烫伤理论水平与临床经验的不断提高,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针对烧烫伤治疗过程中抗感染与促愈合两大关键技术,采用纯中药制剂对创面分泌物进行清除、抑制细菌的增殖,同时保持创面湿润、防止水分蒸发及组织脱水,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现有的中药组方制剂(如湿润烧伤膏)在发挥药效时,首先无法对创口进行有效的清洁和保护,且抑菌效果较弱,临床上多依赖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才能达到相应的抑菌效果;其次,中药配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现有治疗烧烫伤的中药制剂其所含成分少则十几种多则上百种,由于配方复杂,各成分之间易发生中和、沉淀、络合、螯合等化学变化,而降低疗效或使药效丧失,甚至出现毒性反应对患者造成危害等不良反应,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
此外,与热烧伤不同,化学、放射物烧伤的严重程度不仅取决于其与皮肤的接触时间,更主要决定于化学物质的理化性质、致伤机理及浓度;作用机制包括氧化作用、还原作用、腐蚀作用、脱水作用等,表现出局部进行性损害的特点,烧伤面积及程度在早期不易确定。现有烧伤制剂不能有效的保护淤滞带组织,达到控制创面发展和抑制瘢痕增生的目的。
因此,对现有的中医药技术进行改进,丰富程度较轻的初、中期烧烫伤及其并发症治疗手段,开发出疗效高、毒性小的中药组方和产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研究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组合物,该组合药由两种功效的组方组成并分别上药治疗,组方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以“清热解毒,祛腐生肌”为理论基础,能充分发挥各中药组分在烧烫伤治疗方面的协同功效。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各项参数可控,在保持中药药效的前提下,易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由热力、电流、放射线、化学物质引起人体组织烧烫损伤的药品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贤,未经张文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58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