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路由器无线充电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76750.7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9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肖新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G06K9/00;H02J7/00;H04L12/771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吴辉辉 |
地址: | 20161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指纹识别 路由器 无线 充电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路由器无线充电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充电设备开始脱离了有线充电的空间限制,能够在用户需要进行充电时随时随地的为设备进行充电。
路由器发射WIFI射频信号,通过指纹对比与移动终端建立充电连接,传输能量至移动终端,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充电,同时也保证的其他未知设备的接入,防止其他用户蹭取电费。
无线充电技术主要包括电磁感应式、磁场共振以及无线电波式充电。其中,无线电波式充电是发展的较为成熟的技术,类似于早期使用矿石收音机,主要是有微波发射装置和微波接收装置组成的,可以捕捉到从墙壁弹回的无线电波能量,在随负载作出调整到同时能够保证稳定的直流电压。此种方式只需要一个安装在墙身插头的发送器,以及可以安装在任何低电压产品的“蚊型”接收器就可实现。
公开号为CN107093917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无线充电路由器,包括:步骤S100监听连入无线网络的各无线终端的当前电量;步骤S200判断是否只存在一台无线终端的当前电量低于预设充电阈值;步骤S300若当前电量低于预设充电阈值的无线终端不只一台,则根据预设充电规则,得到待充电的所述无线终端;步骤S500为待充电的所述无线终端进行无线充电。通过对终端电量的实时监测,路由器能够实时的为终端进行充电,但是,无法保证充电的范围以及安全防护,存在其他未知用户蹭取充电的情况,不利于用户的安全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路由器无线充电的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用户不能随时随地进行充电以及其他未知用户能够蹭取充电的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路由器无线充电的方法,包括步骤:
S1:接收终端的无线充电请求;
S2: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与所述预设指纹匹配;
S3:若是,则与所述终端连接以进行无线充电。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
判断路由器指纹库中是否有指纹信息,若否,则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指纹信息作为预设指纹。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
获取所述终端与路由器进行无线通讯的信道信息;
将所述通讯信道值与预设信道值对比,当所述通讯信道值不小于预设信道值时,将最小信道作为无线充电信道;
当所述通讯信道值小于预设信道值时,将最大信道最为无线充电信道。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还包括步骤:
判断所述终端发送的指纹信息是否与预设指纹匹配;
若是,记录所述终端的MAC地址;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充电连接请求,判断所述设备的MAC地址是否与记录的MAC地址一致,若是,则对终端设备进行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还包括步骤:
获取所述终端电量状态信息;
当电量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根据预设的功率输出对终端进行充电;
当电量达到第二预设阈值时,与所述终端断开充电连接。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路由器无线充电的系统,包括:
接收请求模块:用于接收终端的无线充电请求;
比对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与所述预设指纹匹配;
充电模块:用于当所述终端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匹配时,与所述终端连接以进行无线充电。
进一步的,还包括:
预设模块:用于判断路由器指纹库中是否有指纹信息,若否,则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指纹信息作为预设指纹。
进一步的,还包括:
信道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与路由器进行无线通讯的信道信息;
第一信道模块:用于将所述通讯信道值与预设信道值对比,当所述通讯信道值不小于预设信道值时,将最小信道作为无线充电信道;
第二信道模块:用于当所述通讯信道值小于预设信道值时,将最大信道最为无线充电信道。
进一步的,所述比对模块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终端发送的指纹信息是否与预设指纹匹配;
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所述终端的MAC地址;
确认单元: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充电连接请求,判断所述设备的MAC地址是否与记录的MAC地址一致,若是,则对终端设备进行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67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