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弃电路板元器件自动分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8336.X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9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刘牡丹;周吉奎;刘珍珍;马致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7C5/342 | 分类号: | B07C5/342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6 | 代理人: | 千知化 |
地址: | 51065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弃 电路板 元器件 自动 分选 方法 | ||
一种废弃电路板元器件自动分选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采用自动分级设备将废弃电路板元器件混合料分为+25mm和‑25mm两个粒级;采用履带式色选机的形状分选功能和颜色分选功能将+25mm粒级的插槽、插座和芯片分选出来;采用溜槽式色选机的形状分选功能和颜色分选功能将‑25mm粒级的插槽、芯片、电容、电阻、晶体管和指示灯分选出来。本发明采用光电分选,实现不同电路板元器件的自动、高效、准确分类,极大提高分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危固废物环保处理及资源再生领域,涉及一种废弃拆解的元器件自动分选的方法。
背景技术
废弃电路板上的元器件主要有芯片、电容、电阻、晶体管、电感、光电耦合器、变压器及接插件等。虽然废弃电路板作为一个整体丧失了原有的功能,但其上的许多电子元器件还远未达到使用寿命,通过对高值元器件进行检测,性能良好的可直接再使用,提高资源化价值;再对其他普通元器件和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元器件进行分类,对相同或相似材料的元器件归类资源化,可有效提高各种金属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分离效率和材料的利用率。然而,由于废弃电路板拆解的元器件种类多,性质复杂,自动分类技术难度大,国内对拆解后的元器件自动分类技术研究较少,主要以人工分类为主,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有效解决废弃电路板元器件自动分类技术水平低下、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同电路板元器件的自动、高效、准确分类的光电分选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以下步骤组成:
1)采用自动分级设备将废弃电路板元器件混合料分为-25mm和+25mm两个粒级;
2)采用履带式色选机的形状分选功能将+25mm粒级分选出插槽及插座-芯片两组;再采用颜色分选功能将黑色芯片与其它颜色的插座分离;
3)采用溜槽式色选机的形状分选功能将-25mm粒级分选出芯片-插槽-电容、电阻及电阻-片式电容-晶体管-指示灯三组;
4)采用颜色分选功能,将步骤3)所得的的芯片、插槽和电容中具有不同颜色特征的芯片、杂色插槽和杂色电容与白色插槽和白色电容分开,采用形状分选功能将白色插槽和白色电容分开,再采用形状分选和颜色分选功能,将芯片和杂色电容与杂色插槽分开;
5)采用颜色和形状分选功能将步骤3)中所得的电阻、片式电容、晶体管和指示灯分选出来。
所述电路板元器件分选方法为光电分选,所述颜色分选功能和形状分选功能均属于光电分选方法。
本发明的废弃电路板元器件分离纯度可达到100%,其原理在于:不同元器件的形状、大小、长度、颜色存在明显差异,利用各种元器件光辐射和反射能力等光学性质差异或不同元器件对不同幅射能的响应程度差异产生不同的识别信号,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本发明的优点主要在于:采用光电分选可实现不同电路板元器件的自动、高效、准确分类,极大提高分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自动分选流程图;
图2是实施例1的+25mm粒级物料分选流程图;
图3是实施例1的-25mm粒级物料分选流程图;
图4是实施例2的+25mm粒级物料分选流程图;
图5是实施例2的-25mm粒级物料分选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未经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83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品封装泄漏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产品印刷检测分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