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个胸腺嘧啶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8492.6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7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叶穗波;杨皓;陈建;浮钰;张卫红;谢方艳;龚力;方萍萍;童叶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个 胸腺 嘧啶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个胸腺嘧啶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单个胸腺嘧啶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将金纳米粒子溶胶与胸腺嘧啶溶液混合,超声处理,然后将载片浸泡于溶胶中静置处理,取出载片吹干得到沉积于载片表面的单个胸腺嘧啶探针,胸腺嘧啶溶液的浓度为1×10‑2mol/L~1×10‑4mol/L,金纳米粒子与胸腺嘧啶的摩尔比为1:1~1:5,超声时间大于等于2min,静置时间为大于等于3h。相较于传统大分子探针,本发明制备的单个胸腺嘧啶探针具有很低的SERS背景信号,结构简单,低廉易得,汞离子检出限为0.02ppb,汞离子检测的浓度范围为1×10‑10 mol/L~1×10‑1 mol/L,检测范围广,线性程度高,同时具有良好重现性和离子特异性,可以对汞离子进行特异性检测,适用于实际水体中汞离子浓度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汞离子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单个胸腺嘧啶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对汞(II)离子的检测方法中,常用的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冷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光谱法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都受到了耗时长、设备仪器造价昂贵、操作复杂以及无法实现现场测试等缺点的制约,不适合自然水体的现场测试。因此我们需要开发一种便携、快速、无需进行样品前处理的汞(II)离子测试方法。
拉曼光谱因其对样品无损测试、无需进行样品前处理、快速的优点而广受研究者的青睐。而随着纳米制备技术的发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配合此技术,拉曼光谱能实现单分子级别的测试,且因为其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在生物、医学、考古、化学和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条件下,SERS可以将待测样品的拉曼信号增强106~1014倍,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的特异性、灵敏度。然而,现有的SERS检测手段都是基于大分子探针,如DNA、蛋白质及寡核苷酸等,这些大分子探针结构非常复杂且价格高昂,不利于这种分析技术的实际应用。而胸腺嘧啶T是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易于获得的小分子探针,高稳定性和较低的拉曼背景信号使其成为极具应用前景的汞离子检测探针。现有技术中采用含有多个胸腺嘧啶T的DNA探针不仅结构复杂且价格昂贵,且长链分子本身的拉曼光谱背景信号会掩盖吸附汞离子后的信号强度变化,影响检测的灵敏度。因此如何获得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简单易得的SERS探针也是汞离子浓度检测的研究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的单个胸腺嘧啶探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个胸腺嘧啶探针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个胸腺嘧啶探针在汞离子测定中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个胸腺嘧啶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将金纳米粒子与胸腺嘧啶溶液混合,超声处理,然后将载片浸泡于溶液中,静置处理,取出载片吹干得到沉积于载片表面的单个胸腺嘧啶探针,胸腺嘧啶的浓度为1×10-2mol/L~1×10-4mol/L,金纳米粒子与胸腺嘧啶的摩尔比为1:1~1:5,超声时间大于等于2min,静置时间为大于等于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84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