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适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8629.8 | 申请日: | 2014-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3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 |
代理公司: | 44414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适配器 | ||
本发明涉及充电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源适配器,包括壳体和插脚,壳体表面凹陷形成有容腔,容腔中设有可轴向旋转的转轴,插脚于容腔内与转轴垂直连接,转轴一端与容腔腔壁之间设有用于驱动转轴轴向旋转的驱动件,转轴另一端与容腔腔壁之间设有用于锁止转轴的锁止机构,壳体上活动插设有用于解除锁止机构锁止转轴的按键及开设有与锁止机构锁定位配合的第一定位槽。通过在容腔两侧设置与转轴配合的驱动件和锁止机构,当按压按键而解除锁止机构对转轴的锁止时,通过驱动件驱动转轴带动插脚旋转并自动弹出容腔,当推动插脚使转轴旋转回原位时,通过锁止机构锁止转轴实现插脚复位,实现了插脚自动弹出功能,且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升了体验效果。
本申请为中国申请日2014年11月20日,申请号201410675907.8,名称为“电源适配器”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适配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设备日益普及,频繁的使用导致移动终端设备内的电池经常需要进行充电。目前,移动终端设备内的电池是通过与其适配的电源适配器进行充电,频繁的充电使得便携式的小型化电源适配器越来越重要,例如,具有折叠插脚的电源适配器为便携性提供方便,对于这种便携式电源适配器,其折叠插脚虽然具有很好的隐藏性,但是,在掰开取出该折叠插脚的时候还是存在操作不便,降低了用户体验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适配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便携式电源适配器的折叠插脚存在取出不便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源适配器,包括壳体和插脚,该壳体表面凹陷形成有容腔,该容腔中且可轴向旋转的转轴,该插脚于容腔内与转轴垂直连接,该转轴的一端与该容腔腔壁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该转轴轴向旋转的驱动件,该转轴的另一端与该容腔腔壁之间设置有用于锁止该转轴的锁止机构,该壳体上活动插设有用于解除该锁止机构锁止该转轴的按键以及开设有与所述锁止机构锁定位配合的第一定位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按键的通孔,所述按键与所述通孔之间存在限位配合,该通孔的底端外扩形成所述第一定位槽。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转轴上开设有与锁止机构定位配合的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正对于第一定位槽。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锁止机构包括卡扣和复位弹簧,该卡扣的两端分别嵌于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内形成轴向旋转定位,该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二定位槽的槽底与卡扣之间,按键穿过通孔并抵接于卡扣上。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锁止机构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定位槽内的活动栓,复位弹簧套设于该活动栓下端,且活动栓上端抵接于卡扣上。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活动栓为一柱状结构,该活动栓的外壁上具有挡块,该复位弹簧的顶端与该挡块相抵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至第五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卡扣包括柱状本体,该本体的外壁具有凸棱,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与该凸棱适配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六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转轴上还设置有槽位,驱动件的一端容置于该槽位中并与该转轴定位连接,该驱动件的另一端于容腔腔壁定位固定。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容腔上正对于该驱动件的位置设有卡槽,该驱动件的另一端插设于该卡槽内定位固定。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驱动件为扭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86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