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合金薄壁筒形件的交叉旋压强化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8645.7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5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臣;单德彬;万星杰;吴鹤;赵小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22/16 | 分类号: | B21D22/16;B21D37/16;B21D37/18;B21D51/10 |
代理公司: | 23109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侯静<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合金 薄壁 筒形件 交叉 压强 化成 方法 | ||
一种钛合金薄壁筒形件的交叉旋压强化成型方法,涉及一种筒形件成型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钛合金旋压工艺制备的钛合金薄壁筒形件易产生明显的各向异性,导致钛合金薄壁筒形件的环向抗拉强度低于轴向抗拉强度的问题。方法包括:步骤一:坯料固定,芯轴和坯料预热,喷涂润滑剂;步骤二:将芯轴、旋轮和坯料预热至旋压温度;步骤三:进行强力旋压;步骤四:改变旋压机的芯轴转向,进行下一道次强力旋压;步骤五:重复步骤四至得到目标尺寸的钛合金薄壁筒形件。本发明生产的钛合金薄壁筒形件各向异性明显降低;本发明生产的钛合金薄壁筒形件的组织微观组织分布均匀,晶粒尺寸更加细小。本发明适用于薄壁筒形件成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筒形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目前航空航天领域薄壁回转体构件的服役环境日趋复杂,以现代火箭和导弹发动机壳体为代表的薄壁回转体构件在服役时往往承受高温、高压、高速和化学气氛下各种复杂载荷的作用,对薄壁回转体构件的性能如强度、韧性、耐热、耐蚀、疲劳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对于承受内压的钛合金薄壁筒形件而言,不仅要求筒形壳体构件具有很高的尺寸精度,同时要求构件具有良好的组织性能和稳定的力学性能,以满足构件在日益复杂条件下的使用要求。因此,提高筒形构件环向力学性能,降低筒形件的各向异性,提高其内压承载能力和结构刚度,对于构件轻量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钛合金以其高强度、低密度、耐热、耐腐蚀等优良特性成为很好的结构材料。对于工业纯钛和以α-钛为基的钛合金而言,工业纯钛和以α-钛为基的钛合金中的α-钛相为典型的密排六方结构,对称性差,在旋压成形过程中会产生ND方向(管材的径向)的变形织构,且难以单纯利用热处理方式来消除。因此,如何通过改变旋压工艺方法降低旋压管材的变形织构强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强力旋压是成形钛合金薄壁筒形件十分有效的方法之一,该方法工装简单、高效灵活、材料利用率高,所成形的薄壁筒形件具有很好的综合性能,在航空航天和兵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采用传统多道次单向强力旋压工艺制造的薄壁筒形件相对于初始管坯环向强化效果低于轴向,在薄壁筒形件上产生明显的各向异性,限制了钛合金薄壁筒形件服役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钛合金旋压工艺制备的钛合金薄壁筒形件易产生明显的各向异性,导致钛合金薄壁筒形件的环向抗拉强度低于轴向抗拉强度的问题,提供一种钛合金薄壁筒形件的交叉旋压强化成型方法。
一种钛合金薄壁筒形件的交叉旋压强化成型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将钛合金坯料套在旋压机的芯轴上并固定,将旋压机的芯轴和钛合金坯料预热,在旋压机的芯轴外表面和钛合金坯料外表面均匀喷涂润滑剂;
所述将旋压机的芯轴预热至150~200℃,将钛合金坯料预热至350~400℃;
所述旋压机的旋轮和压机的芯轴所用钢的材质为4Cr5MoSiV1;
所述将钛合金坯料套在旋压机的芯轴上时钛合金坯料与压机的芯轴之间为过渡配合;
所述在旋压机的芯轴外表面喷涂的润滑剂为水基石墨;
所述在钛合金坯料外表面的润滑剂为玻璃润滑剂;
其中,使用玻璃润滑剂可减小旋压机的旋轮与钛合金坯料之间的摩擦,并降低旋压过程中工件表面与空气接触后产生的氧化现象;
步骤二:将旋压机的芯轴和坯料预热至650~850℃,同时将旋压机的旋轮预热至100~150℃;
步骤三:启动旋压机进行强力旋压;
步骤四:改变旋压机的芯轴转向,将旋压机的芯轴和坯料预热至650~850℃,同时将旋压机的旋轮预热至100~150℃,然后在钛合金坯料外表面均匀喷涂润滑剂,进行下一道次强力旋压;
步骤五:重复步骤四直至得到目标尺寸的钛合金薄壁筒形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86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防震电动冲床
- 下一篇:一种变径筒形件的刚模-柔性模复合成形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