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地基云图的云底高度反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9477.3 | 申请日: | 201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7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蒋俊霞;高晓清;吕清泉;汪宁渤;李振朝;杨丽薇;王定美;陈钊;张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17 | 分类号: | G01N21/17 |
代理公司: | 62002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向东<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演 地基 重叠区域 同步观测 观测 成像仪 天空 准确度 地面观测 几何关系 图像匹配 卫星云图 视场角 成像 匹配 拓展 部署 应用 | ||
1.一种基于地基云图的云底高度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选点部署两台全天空成像仪,设置两者的视场角不大于130°,并使两者同步观测且观测到的地基云图具有重叠区域;
(2)获取两者同步观测到的地基云图,并对这两张地基云图进行图像匹配,选出两者差异最小的重叠区域;
(3)针对匹配选出重叠区域中的云团,利用几何关系对其云底高度进行反演,得到反演结果;
所述步骤(3)包括:
记dt为两台全天空成像仪TSI1和TSI2之间的距离,θ1、θ2分别为云底任一点P反射到TSI1和TSI2上对应的天顶角,γ1、γ2分别为点P在TSI1和TSI2成像范围内的方位角,rS1、rS2分别为点P到TSI1和TSI2成像范围中心的径向距离,rI1、rI2分别为点P到图像I和图像II中心的径向距离;
记点P在图像I和图像II中的坐标分别为(Px1,Py1)、(Px2,Py2),图像中心的坐标为其中,M、N分别为图像的高和宽,则:
(31)根据以下公式分别计算出θ1、θ2,γ1、γ2:
θ1=rI1/RI
θ2=rI2/RI
(32)根据以下公式分别计算出rS1、rS2:
(33)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云底高度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
(21)对两张地基云图进行二值化的云团识别操作,分别得到相应的二值化图像;
(22)先使两张图像完全重合,两张图像的中心点距离dI等于零,然后固定图像I,将图像II沿水平方向移动δ个像素,按以下公式计算ε(1);继续将图像II向前移动δ个像素,依次移动k次,每次计算出相应的ε(k),直到两张图像的中心点距离dI等于2RI,得到一个ε(k)集合;
其中,Nlap是云图重叠公共区域的像素点数,I1(i)是图像I在重叠区域第i个像素点处的亮度值,I2(i)是图像II在重叠区域第i个像素点处的亮度值,RI为图像半径;
(23)在ε(k)集合中选出数值最小的值,并将该值对应的两张图像重叠区域之间的差异视为最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947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板自动剥锌系统
- 下一篇:混合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