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害虫智能测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1392.9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1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会兵;李彤;钟昊;刘海龙;贾飞;秦龙飞;张敬伟;林煜明;周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04;H04N7/1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农作物 害虫 智能 测报 系统 | ||
1.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害虫智能测报系统,包括远程数据中心和至少一个测报装置,测报装置分别设置在不同的监测点处;其特征在于:每个测报装置主要由主控单元、以及与主控单元相连的诱捕单元、清理单元、图像采集单元(8)和环境监测单元(9)组成;诱捕单元设在清理单元中;图像采集单元(8)位于诱捕单元的上方,并朝向诱捕单元;环境监测单元(9)安装在诱捕单元附近;主控单元与远程数据中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害虫智能测报系统,其特征在于:诱捕单元包括诱捕箱和设置在诱捕箱中的诱捕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害虫智能测报系统,其特征在于:诱捕器为性诱剂和/或诱虫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害虫智能测报系统,其特征在于:清理单元包括冲洗水箱、水虫分离器、主水箱、水泵(1)、上水管(2)、下水管(3)、引导管(4)、进风管(5)、排水管(6)和排虫管(7);
主水箱、冲洗水箱和水虫分离器均为密闭的中空容器;主水箱、水虫分离器和冲洗水箱自下而上间隔设置;诱捕单元设置在水虫分离器和冲洗水箱之间;
上水管(2)的入口通过水泵(1)与主水箱相连通,上水管(2)的出口与冲洗水箱相连通;下水管(3)的入口通过第一电磁阀与冲洗水箱相连通,下水管(3)的出口朝向诱捕单元;
引导管(4)的入口通过连接第二电磁阀连接在诱捕单元的下端面,并与诱捕单元相连通,引导管(4)的出口连接在水虫分离器的上端面,并与水虫分离器的柱状空间相连通;进风管(5)的入口通过涡轮与大气相通,进风管(5)的出口连接在水虫分离器的侧壁上;
水虫分离器的内腔中还设有离心滤网和多条通气管,该离心滤网将水虫分离器的内腔分隔为2个部分,即位于中心的柱状空间和环设在柱状空间外侧的环状空间;多条通气管竖直设置在环状空间内;所有通气管均匀分布在离心滤网的外侧,并与离心滤网的外侧表面相贴;通气管与离心滤网相贴的一侧上开设有1个以上的出口,且通气管的出口朝向滤网;所有通气管的入口均与进风管(5)的出口相通;
排水管(6)的入口通过第三电磁阀与水虫分离器的环状空间相连通,排水管(6)的出口与主水箱相通;排虫管(7)的入口通过第四电磁阀与水虫分离器的柱状空间相连通,排虫管(7)的出口穿过主水箱与外部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害虫智能测报系统,其特征在于:水虫分离器的柱状空间的容积小于环状空间的容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害虫智能测报系统,其特征在于:水虫分离器的柱状空间的容积与环状空间的容积之比为1: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害虫智能测报系统,其特征在于:开设在每条通气管上的出口为多个,且这些出口呈沿着离心滤网的中轴线方向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害虫智能测报系统,其特征在于:测报装置还进一步包括供电单元(10),该供电单元(10)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发电电路,该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清理单元的正上方;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与发电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发电电路的输出端为主控单元、诱捕单元、清理单元、图像采集单元(8)和环境监测单元(9)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139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除蝇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农作物害虫诱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