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语音指令的响应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3769.4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1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李雨萌;向宁;靳晓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野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6 | 分类号: | G06F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杨华,王宝筠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语音 指令 响应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信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语音指令的响应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智能化的发展,电子设备上的语音功能越来越强大。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语音功能为:电子设备依据用户发出的语音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用户对手机说出语音指令:“导航”,手机在接收到该语音指令后,自动打开导航软件。
目前,相比于手动操作,语音操作还是不够便利,因此,导致语音功能的使用并不普遍。可见,如何提高语音操作的便利性,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语音指令的响应方法及装置,目的在于解决如何提高语音操作的便利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语音指令的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多操作指令;
获取语音指令;
执行所述语音指令对应的多步操作,所述多步操作包括基于至少一个应用的多步操作,所述多步操作与所述语音指令的对应关系由用户预先设置。
可选的,所述多步操作与所述语音指令的对应关系的设置过程包括:
接收设置指令;
记录用户输入的所述语音指令;
记录所述用户在选择的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上执行的所述多步操作;
建立所述多步操作与所述语音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获取语音指令包括:
接收语音信号;
依据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的名称,识别所述语音信号指示的所述语音指令。
可选的,还包括:
在识别出所述语音信号指示的语音指令为第一应用的名称的情况下,执行基于所述第一应用的操作。
可选的,所述执行所述语音指令对应的多步操作包括:
在任意一个界面上,执行所述语音指令对应的多步操作。
可选的,所述任意一个界面包括:
锁屏界面;或者,
文本显示界面。
一种语音指令的响应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多操作指令;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语音指令;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语音指令对应的多步操作,所述多步操作包括基于至少一个应用的多步操作,所述多步操作与所述语音指令的对应关系由用户预先设置。
可选的,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接收设置指令;记录用户输入的所述语音指令;记录所述用户在选择的所述至少一个应用上执行的所述多步操作;建立所述多步操作与所述语音指令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语音指令包括: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接收语音信号;依据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的名称,识别所述语音信号指示的所述语音指令。
可选的,所述执行模块还用于:
在识别出所述语音信号指示的语音指令为第一应用的名称的情况下,执行基于所述第一应用的操作。
可选的,所述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语音指令对应的多步操作包括:
所述执行模块具体用于,在任意一个界面上,执行所述语音指令对应的多步操作。
本申请所述的语音指令的响应方法及装置,以接收到的多操作指令为依据,在接收到语音指令后,执行语音指令对应的预设的多步操作,因为多步操作包括基于至少一个应用的多步操作,并且,多步操作与所述语音指令的对应关系由用户预先设置,可见,用户可以基于一个语音指令触发应用的多步操作,所以,语音操作具有较高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语音指令的响应方法的流程图;
图2(a)、图2(b)和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基于地图APP的多步操作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语音指令的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语音指令的响应方法及装置,可以应用在电子设备上。所述电子设备上可以预先安装应用(APP)。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以及装置的目的在于,使得电子设备可以基于用户的语音指令执行一组操作,以提高语音操作的便利性。
本申请所述的电子设备,包括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野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野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37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