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西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3778.3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3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君 |
主分类号: | A61K36/61 | 分类号: | A61K36/61;A61P11/02;A61P37/08;A61K35/36;A61K31/573;A61K31/4545;A61K31/19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周玉婷 |
地址: | 541805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过敏性 鼻炎 中西 复方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西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一般的病因追述为过敏体质人接触了过敏源后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但是过敏源又是如何产生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临床诊断发病症状是:打喷嚏、流清鼻涕,后鼻道发痒,有时鼻塞、内眼角痒,也有内耳痒、咽喉痒、哮喘等。发病的时候,患者极为难受,干扰正常的工作学习,影响生活质量。国内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采用鼻炎康、西斯敏、沙龙片等药物;这些药物只能起到减轻或缓和症状的作用,一停药便病复原状,起不到根治疗效。目前也有一些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但疗效一般,治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西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取中西结合的办法,精选多种中草药和西药联合制成中西复方药物,既能消炎、散淤、活血、消肿、开窍,又有脱敏之功效,医治急、慢性鼻炎均有很好的效果。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西复方药物,包括中药成分和西药成分,以重量份数计,所述中药成分包括如下原料药:苍耳子30-50份、蒲公英30-40份、穿山甲20-35份、紫草20-30份、皂角17-26份、丁香15-25份、荆芥10-20份;所述西药成分包括如下原料药:醋酸地塞米松0.6-3份、氯雷他定0.5-5份、苯甲酸钠0.4-1份。
进一步的,以重量份数计,所述中药成分包括如下原料药:苍耳子40份、蒲公英35份、穿山甲27份、紫草25份、皂角21份、丁香20份、荆芥15份;所述西药成分包括如下原料药:醋酸地塞米松1.8份、氯雷他定3份、苯甲酸钠0.7份。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西复方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
S2:将苍耳子、蒲公英、穿山甲、紫草、皂角、丁香、荆芥加水浸泡12h,煎煮三次,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下相对密度为1.12~1.18的稠膏,真空干燥,粉碎,得细粉Ⅰ;
S3:将醋酸地塞米松、氯雷他定和苯甲酸钠研磨成细粉Ⅱ;
S4:将细粉Ⅰ和细粉Ⅱ混合,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按药学常规制药方法制备成口服制剂。
进一步的,步骤S2中,煎煮条件为: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h;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5h;第三次加4倍量水,煎煮1h。
进一步的,所述口服制剂为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或丸剂。
进一步的,所述口服制剂为胶囊剂。
进一步的,当口服制剂为胶囊剂时,步骤S4具体为:将细粉Ⅰ和细粉Ⅱ混合后,加入适量羧甲基淀粉钠、糊精和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制粒,装胶囊,制成胶囊剂。
本发明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西复方药物,采用中西结合的办法,精选多味中草药和西药复配而成,各药之间相互协同,既克服了纯西药对消化道的刺激和对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大、费用高的缺陷,又解决了纯中药起效慢、疗效低的问题。本发明的中西复方药物具有宣通鼻窍、祛风解毒、清热除湿的功效,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西复方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称取苍耳子30份、蒲公英30份、穿山甲20份、紫草20份、皂角17份、丁香15份、荆芥10份,加水浸泡12h,煎煮两次,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5的稠膏,真空干燥,粉碎,得细粉Ⅰ;
S2:称取醋酸地塞米松0.8份、氯雷他定0.8份、苯甲酸钠0.5份,研磨成细粉Ⅱ;
S3:将细粉Ⅰ和细粉Ⅱ混合,加入适量羧甲基淀粉钠、糊精和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制粒,装胶囊,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西复方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称取苍耳子40份、蒲公英35份、穿山甲27份、紫草25份、皂角21份、丁香20份、荆芥15份,加水浸泡12h,煎煮两次,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5的稠膏,真空干燥,粉碎,得细粉Ⅰ;
S2:称取醋酸地塞米松1.8份、氯雷他定3份、苯甲酸钠0.7份,研磨成细粉Ⅱ;
S3:将细粉Ⅰ和细粉Ⅱ混合,加入适量羧甲基淀粉钠、糊精和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制粒,装胶囊,制成胶囊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君,未经王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37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脚气病的洗涤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荷叶的冻干粉粒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