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P神经网络的线路参数特性辨识模型的建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4314.4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2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毅;庞家彧;赵家庆;赵晋泉;彭晖;闪鑫;邹德虎;罗玉春;彭龙;李春;丁宏恩;俞瑜;赵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海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王丹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p 神经网络 线路 参数 特性 辨识 模型 建立 方法 | ||
1.基于BP神经网络的线路参数特性辨识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线路两端的原始实测数据;
步骤2、建立输电线路等值模型;
步骤3、基于PMU量测数据和输电线路等值模型,采用抗差最小二乘法对输电线路参数进行辨识,得到输电线路参数的估计值X′;
步骤4、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线路参数特性辨识模型;
步骤5、分别读取线路两端的原始实测数据和输电线路参数的估计值,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反复训练并修正内部的权值和阈值,当实际输出值与期望输出值之间的总误差精度小于最小误差值ε时,停止训练,获得最终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线路参数特性辨识模型;
步骤1中,原始实测数据包括线路两端的潮流值、温度值和线路实测参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线路参数特性辨识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采用输电线路π型等值模型:
式中,i,j表示线路首端和末端节点号,分别表示线路首端和末端的电流相量,分别表示线路首端和末端的节点电压相量,Z表示线路的阻抗,Y表示线路的等值对地电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线路参数特性辨识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01、读取某一断面设备的PMU量测值;
302、采用基于IGG法的抗差最小二乘法对输电线路参数进行估计,得到输电线路参数的估计值X′,计算过程如下:
根据式(1)得到线路参数最小二乘法计算公式为:
式中,分别表示线路首端和末端的视在功率共轭相量,Ui,Uj表示线路首端和末端节点电压幅值;
将上式中的电压和电流按实部和虚部展开,得到如下计算公式:
式中:IiR,IjR分别表示线路首端和末端电流相量的实部,IiI,IjI分别表示线路首端和末端电流相量的虚部,Pi,Pj分别表示线路首端和末端的有功功率,Qi,Qj分别表示线路首端和末端的无功功率,θi,θj分别表示线路首端和末端节点电压相角,g、b表示线路等值阻抗对应电导和电纳,表示对地等值电纳半分值;
考虑实际情况中的噪声影响,上述的矩阵方程式可表示为:
y=Az+u (4)
式中,y为量测量;A为测量矩阵;z为所要估计的线路参数量;u为测量误差相量;
得到参数估计值的计算公式为:
z=(ATA)-1ATy (5)
式中,AT表示A矩阵转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海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海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43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充电机功率试验负载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小空间温度检验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