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随风向改变的生物颗粒采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4318.2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4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君;王旭;李黎;刘洋;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1336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向 改变 生物 颗粒 采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随风向改变的生物颗粒采集器,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包括机箱、采样工件、采样工件回转运输机构、采样工件伸缩旋转机构、风向仪和旋转工作台;机箱由基板、罩盖组成;采样工件回转运输机构由第一驱动装置、回转装置、联接套组成;采样工件伸缩旋转机构由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螺旋杆、第三驱动装置组成;旋转工作台由旋转底座、回转芯轴、第四驱动装置组成;第二驱动装置带动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齿轮而转动螺旋杆做沿螺旋杆轴向的进给运动;联接套分别与第三驱动装置的转轴和回转装置之间设有活动连接装置。本发明可准确、连续的完成大气中的生物颗粒的随风性采样操作,具有结构紧凑,采集高效、稳定、可靠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随风向改变的生物颗粒采集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大气中生物颗粒的飘散一直是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的关键性课题,是入侵物种扩散,生态种群变迁,花粉过敏源追溯等研究的关键技术。由于随风传播的生物颗粒,体重轻、体积小,传播高度、远度变化范围大,且本身大气的变化快,生物颗粒飘散采样一直是生物颗粒大气传播研究的掣肘。尽可能的捕捉到随大气飘散的生物颗粒,如花粉、种子等,增大有效采样的机会,就需要研发新型的采样工具。
现有技术中,利用流体力学原理制作的生物颗粒采样器可以获得采样时间段内大气中平均颗粒浓度。目前国外流行的Rotorod Sampler40和国产TH-001-60型花粉采样器均是采用流体力学方法。基于流体力学方法的采样器,相对于国产的TH-001-60型花粉采样器,Rotorod Sampler采样器更为简单,易于操作。Rotorod Sampler,玻片安装在塑料支架中,玻片的采集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如单张玻片只能采集1-2小时,就必须更换,而通常采样器距离检测站较远,使得更换玻片的频率繁琐,且生物颗粒的连续性采样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无法对采用工作进行系统化的研究;此外,户外采集的风向存在不固定性,而生物颗粒的扩散具有随风性,但固定设置的采样器不能很好的实施迎风采集,也会出现采样数据不够的缺陷。
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采样片的搜集效率,是更有效、更准确的实施空气中生物颗粒的采集的新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的生物颗粒采集器,且可随风向改变而进行实时的迎风采集,并可快速、准确、连续的完成大气中的生物颗粒采样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随风向改变的生物颗粒采集器,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由基板、罩盖组成,其内设置有采样工件、采样工件回转运输机构和采样工件伸缩旋转机构,其外设置有风向仪和旋转工作台;采样工件回转运输机构由设置在该基板上的第一驱动装置、与该第一驱动装置转动连接的回转装置、沿该回转装置周向上等间距设置的联接套组成;采样工件伸缩旋转机构由设置在该基板上的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一齿轮、连接于该第二驱动装置且与该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与该第一齿轮转动连接的螺旋杆、设置在该螺旋杆靠近回转装置的一端端头的第三驱动装置组成;旋转工作台由旋转底座、与旋转底座转动连接的回转芯轴和安装在旋转底座上且与回转芯轴转动连接的第四驱动装置;
机箱安装在回转芯轴上,罩盖上开设有能让该采样工件伸出罩盖外和缩回罩盖内的采样窗口,联接套上设置采样工件,第二驱动装置带动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齿轮而转动螺旋杆做沿螺旋杆轴向的进给运动,联接套分别与第三驱动装置的转轴和回转装置之间设有活动连接装置,活动连接装置在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依次将转轴与联接套连接、联接套与回转装置分开,或者依次将联接套与回转装置连接、转轴与联接套分开;由风向仪为第四驱动装置的启停发出指令。
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第四驱动装置采用减速电机,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采用步进电机。
进一步,所述回转装置为转盘,或由驱动轮、从动轮、传动链组成。
进一步,所述联接套为4~12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43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