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新型能源地下综合管廊结构与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84948.X | 申请日: | 201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0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武科;于雅琳;崔帅帅;张前进;厉雅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F25B30/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新型 能源 地下 综合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用于新型能源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收集深部岩土体的热能的地源热泵、设置在地下综合管廊结构中的热交换器管道,所述的热交换器管道与循环水泵、管廊结构顶部的集水槽并联连接构成能源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热加载系统;所述的地源热泵为热交换器管道传送热量;冬季,采用地源热泵收集深部岩土体的热能,通过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中布置的热交换器管道,为整体结构输送热能;夏季,利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中布置的热交换器管道收集热能,输送到地源热泵,通过地源热泵将收集的热能传输到深部岩土体中,为整个地下结构降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型能源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器管道与地下综合管廊结构中的钢筋结构捆绑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型能源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器管道按照U型铺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型能源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管衔接采用不锈钢卡套接头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型能源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器管道相邻管道之间的间距0.5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型能源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中每两个浇筑节段之间铺设一台地源热泵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型能源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器管道铺设在地下综合管廊的底部、顶部和侧壁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型能源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在浇筑地下综合管廊的过程中铺设热交换器管道;且所述的热交换器管道与循环水泵、管廊结构顶部的集水槽并联连接构成能源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热加载系统;
步骤2地源热泵铺设;
采用垂直式地源热泵,相邻的两个浇筑节段之间铺设一台地源热泵装置;将地源热泵装置与热交换器管道相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新型能源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采用现场浇筑方式制作综合管廊;每20.0m为一浇筑节段;每个浇筑节段的每段长20.00m,宽11.40m,高3.55m,内部钢筋采用N8@20。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新型能源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的具体过程如下:
(1)钢筋捆扎
(2)热交换器管道U形铺设
采用无缝钢管制作热交换器管道,将热交换管与钢筋网捆扎在一起,热交换器管衔接采用不锈钢卡套接头相连;热交换器管道按照U型铺设;
(3)新型综合管廊结构混凝土浇筑
新型综合管廊结构采用防水砼、防水混凝土连续浇筑;混凝土浇筑以节段为单位,每20.0m为一浇筑节段,每阶段共分三次浇筑,即底板一次,侧壁一次,顶板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494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型快速组装拆卸模管廊施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自动弹起式井口封闭组件